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读《唐太宗传》——复旦大学唐史专家揭示玄武门之变真相.docx

读《唐太宗传》——复旦大学唐史专家揭示玄武门之变真相.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唐太宗传》——复旦大学唐史专家

揭示玄武门之变真相

《唐太宗传》由赵克尧和许道勋两位复旦大学的隋唐史专家所著,初版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全书共31万余字,详尽地展现了唐太宗李世民波澜壮阔的一生,生动描绘出大唐盛世的辉煌画卷。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深入了解唐太宗的传奇经历、卓越治国才能以及他对中国历史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出身背景与早期经历

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9年,出身关陇贵族家庭,其家族在政治和军事领域都具有极高的地位与强大的实力。北周、隋朝以及唐朝的皇室皆出自关陇集团,李世民的奶奶与隋炀帝母亲是同胞姐妹,这使得他与隋炀帝有着亲戚关系。从血缘上看,李世民的母亲窦氏有鲜卑血统,这或许对他刚烈的性情以及对骑马射箭的热爱产生了影响。李世民年少时专注于练武,对读书兴趣缺缺。18岁时,他跟随父亲李渊起兵,就此开启了辉煌的戎马生涯。当时正值隋朝末年,隋炀帝的骄奢淫逸与好大喜功致使国家不堪重负,各地起义频发。李渊奉命镇压起义军,李世民也在此时参军。李世民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战略眼光,他向李渊指出强行镇压起义军的弊端,并建议早做其他打算。李渊本就有起兵造反之意,在李世民的催促下,于公元617年以讨伐辽东为名集结军队,在晋阳起兵反隋。李世民积极参与谋划与招募人才,还亲自带兵作战,为起义成功立下汗马功劳。起义军迅速挺进关中,短短五个月便攻克长安城。次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建成被封为太子。

二、统一战争中的卓越军事才能

唐朝建立初期,天下依旧群雄并起,割据势力众多。李世民亲自率军征战,历经7年实现了中国的重新统一。在统一过程中,他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战役的胜利。其中,洛阳附近与王世充和窦建德联军的战斗尤为重要。公元620年,李世民进军河南,围攻洛阳的王世充长达八个月。窦建德率军支援王世充,李世民留下部分军队继续围困洛阳,自己则率领3500名精锐骑兵在虎牢关迎击窦建德的10万大军。虎牢关之战充分展现了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智慧。他先是采用消耗战术,不与敌军正面决战,而是派骑兵反复骚扰,使敌军粮食减少、士气低落。接着,他用“牧马计”引诱窦建德出击,窦建德误以为唐军粮草匮乏且骑兵优势丧失,遂全军出击。最后,在窦建德军队疲惫松懈之时,李世民下令进攻,此前放牧的战马也及时赶回战场,唐军士气大振,一举击溃窦建德。此役之后,窦建德被俘,王世充投降,唐朝统一中原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李世民打造的玄甲军是他在战场上的得力杀手锏。这支部队由他亲自选拔士兵,身着黑色盔甲,战斗力极强。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猛将都曾担任玄甲军将领。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唐军骑兵战斗力强与引进突厥马种进行繁育改良有关,而李世民在此基础上组建的玄甲军更是如虎添翼。毛泽东曾评价古人中最会打仗的,李世民位居榜首,朱元璋次之。本书作者认为李世民用兵具备四个显著特点:敌强我弱时善于坚守,消耗对手;反击时敢于穷追猛打,不给敌人喘息之机;擅长使用骑兵;两军相持时喜欢亲自深入战地侦察,且遭遇敌军时毫不畏惧,身先士卒,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三、玄武门之变:权力斗争的残酷真相

李渊称帝后,按照封建伦理,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然而,李世民功劳巨大、名望极高且手下人才众多,这使他对皇位产生了想法,兄弟之间逐渐演变成激烈的权力斗争。李渊试图在两兄弟之间搞平衡,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给予他任命官员的权力,这虽在表面上平衡了双方,但实际上削弱了皇权,也为李世民发动政变提供了资本。在政变前的两三年里,李世民逐渐处于劣势。齐王李元吉加入太子一派,他认为李世民实力过强,若李世民获胜自己将再无机会,故而选择帮助李建成。此外,随着统一战争接近尾声,李世民因缺少带兵打仗的机会,声望有所下降。公元626年,突厥军队骚扰边境,李建成为防止军队落入李世民手中,建议由李元吉带兵,并计划让李世民的亲信将领随军出征,以瓦解其势力。李世民察觉到形势危急,决定抢先发动政变。尽管李世民的不少亲信反对,但他心意已决。事发当天,李世民率领十名亲信部下埋伏在玄武门。李建成因信任负责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常何,放心地与李元吉一同进入皇宫。然而,常何早已被李世民收买,李建成和李元吉进门后,大门关闭,他们的侍卫被挡在门外。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尉迟恭随后杀死李元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手下得知消息后,先后攻打玄武门和秦王府,但看到两人的人头后,顿时失去斗志而溃散。玄武门之变本质上是一场权力的游戏,兄弟俩为争夺皇位继承权无所不用其极。以往史书往往将政变过失归咎于李建成,对其进行贬低,而将李世民描述为被迫自卫。但本书作者指出,这种观点不符合实际情况。李建成同样为唐朝的建立立下过功勋,不能因李世民的胜利就歪曲历史。

四、贞观之治:卓越的治国成就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改年号为贞观,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隋末唐初,由于隋炀帝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