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读《国之枭雄》——还在被电视剧骗?诺贝尔汉学奖作品给你一个真实的曹操.docx

读《国之枭雄》——还在被电视剧骗?诺贝尔汉学奖作品给你一个真实的曹操.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国之枭雄》——还在被电视剧骗?

诺贝尔汉学奖作品给你一个真实的曹操

曹操,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始终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电视剧等艺术作品中呈现的曹操形象,往往片面且单一,而荣获“汉学界诺贝尔奖”儒莲奖的《国之枭雄》,则为我们揭开了曹操真实且复杂的人生面纱。

一、乱世崛起,重建北方秩序

(一)出身与早期经历

曹操于公元155年出生在一个宦官家庭,父亲曹嵩是汉桓帝大宦官曹腾的养子。尽管家庭有一定权势,但相较于传承多年的世家大族,仍显逊色。青年曹操接受了良好教育,尤其钟情于兵法。当时的东汉末年,汉室统治摇摇欲坠,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汉灵帝重用宦官,卖官鬻爵,致使朝中乌烟瘴气;民间瘟疫频发,百姓苦不堪言。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虽被迅速镇压,但北方大部分繁荣地区遭受重创,民众死伤无数,生者流离失所。曹操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凭借出色表现崭露头角。他曾任洛阳北部尉,因执法严明得罪权贵,先后被调至顿丘做县令,又因亲属犯罪牵连免官。后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提拔至济南相,将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二)军事崛起之路

陈留起兵:董卓立汉献帝后,试图拉拢曹操,曹操拒绝并于公元189年在陈留散尽家财,招募了一支5000人的军队,加入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表达对汉室的忠诚。

收降青州黄巾军:公元192年,曹操被兖州官员拥立为兖州牧,成功打败入侵的青州黄巾军,并收降30多万军队,挑选精锐编成自己军队的主力,曹军实力大增,得以与周围军阀抗衡。

建立世家制度:为掌控壮大的军队,曹操建立世家制度。将士兵及其家属(兵户)建立户籍,并把家属迁徙到自己控制的核心区域作为人质,若士兵逃跑,家属将受牵连。同时,兵户后代也要当兵。这一制度保证了军队对曹操的忠诚,提高了战斗力,也保障了兵源稳定。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曹操在189年陈留起兵至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的19年间,先后战胜长江以北的袁术、吕布、张绣、袁绍等多个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为重建秩序奠定基础。尤其是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并在此后6年逐渐消灭袁氏势力,获得华北平原北部的广大土地。

(三)政治经济举措

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195年,汉献帝逃离董卓部将控制,向东流亡并下诏天下兵马勤王。曹操听从荀彧等谋臣建议,主动出兵迎接汉献帝到许都,重建汉室、宗庙和社稷,以及东汉中央朝廷。曹操任命荀彧为尚书令主理朝政,自己成为掌管军权的中央大员。汉献帝进入许都后,与外部接触受限,朝中大权皆由曹操掌握。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地位更具合法性,施行政策征讨四方也更加名正言顺。

屯田制度: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大量土地无人耕种。为解决钱粮兵员问题,公元196年,曹操的谋士任俊在许都试行屯田。将战乱中迁移来的百姓集中安置在空闲土地上,朝廷提供种子、耕牛、军队保护,百姓收成的一半作为赋税上交朝廷。由于许都屯田效果良好,屯田制以许都洛阳为中心,在曹操控制的众多地区推行。这一制度吸引了大量百姓投靠,使曹操获得更多钱粮和兵员支撑,综合实力迅速增长。

九品中正制:战争打乱了汉室官员选拔体系,曹操重新征服北方大部分地区后,为治理地方,需要忠诚、有能力的官员。大约公元208年,曹操采纳文官何夔的建议,建立中正制度。每个郡的地方官向上推荐人才,朝廷在每个郡任命一名中正官对人才进行考评,根据才能高低分成九个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从长远看,地方中正官最终被地方士族控制,曹操通过赋予士族选官权利,换取了他们的效忠,获得大量行政官员,重建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政治统治秩序。

二、从忠到奸的转变

(一)赤壁战败后的危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赤壁之战爆发,曹操战败北归,政治声望受到影响,一些反对他的人对他继续把持权力表示不满。周瑜曾骂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还说他欲废汉自立,这代表了反对者对曹操的看法。面对猜忌和质疑,公元210年1月,曹操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表明自己不放弃兵权是为国家讨贼,重建汉室权威,同时也是为保护自己和家族不受伤害,强调对汉室的忠诚如同周公对西周的态度。

(二)称公称王的历程

然而,仅仅两年后,公元213年,曹操南征孙权回师许都被封为魏公加九锡,还获得黄河以北的十个郡作为封地建立魏国(魏公国)。曹操仿照东汉帝国行政体系,在魏国内建立了完整的行政机构。此后,曹操又称魏王,魏公国升级为魏王国,行政机构进一步扩张。曹操称功建国,这是曹魏政权最终取代东汉政权的重要一步。促使曹操迈出这一步的原因,与当时的外部形势和内部斗争密切相关。外部,江东孙权、荆州刘备、汉中张鲁等势力未平定,尤其是孙权统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迅速增长,曹操短期内难以平定南方。内部,汉献帝对傀儡处境心怀怨恨,与忠于汉室的势力渴望铲除曹操及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