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避暑录话(文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避暑趣话

炎炎夏日,灼灼骄阳,浇汗淋漓,思

绪纷乱。检读先贤避暑方法数则,怡

心怡情,凉风飒然而至,乐意无穷。

一、水边避暑

唐代文学家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

大》一诗,写的是水边避暑纳凉的情

景:“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

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暑

热游荷花池》一诗中写道:“细草摇

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

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把盛

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栩栩如

生。诗人陆游也写有《桥南纳凉》诗: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

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

香。”

二、山林避暑

夏季的山林,树茂林密,风清气爽,

自然也是古人纳凉的好去处。“绿树

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

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

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一诗把山亭

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

身清凉写得栩栩如生。宋代梅尧臣也

喜欢到山林寺院去寻幽,“高树秋声

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

自忘归。”禅房花木葱茏,长廊曲径

幽深,佳茗入口,凉自心生,诗人自

然是乐不思蜀。

三、静心避暑

唐代白居易《消暑诗》:“何以消烦

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

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诗人独

坐院中,修心养性,迎着临窗的清风

怡然自得。“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

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

心静即身凉。”人们常说“心静自然

凉”,确实如此。

四、编书避暑

现代文学家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

中写道: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

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

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

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

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

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

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

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

集。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

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

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可见,

静心做事,也是避暑纳凉的好方法。

2016、7、13作

文档评论(0)

火龙果的春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