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道德认知测量方法评介(查看次数:774)
作者:郭本禹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第5期第52-56页第14卷]
皮亚杰认为,.在研究涉及人的行为规范和品德时,如果采用直接研究的方法,那么被试的反应就
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反应的真实性程度就会降低。为了克服这一弊病,皮亚杰意识到只
有通过一种非常间接的方法,即通过向被试讲述道德故事的方法,让被试判断研究者所设计的那些行
为类型,故称为“间接故事法”。为此,皮亚杰及其同事按研究的目的编撰了许多包含着道德价值内
容的情境故事,它们以对偶道德故事为主.因而间接故事法也称“对偶故事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运
用了投射测量手段,这大概与皮亚杰早年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有关.
这种对偶故事按研究课题的要求,对故事情境中的各种因素是严加控制的。如研究动机和效果的
一对对偶故事,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过失行为是无意的或出于好意的.但造成较大的损害,另一个故
事中的主人公的过失行为完全是有意的,但造成较小的损害。在研究开始的时候。主试先向被试讲述
一对对偶故事,然后让儿童进行判断。判断之后,主试继续向儿童提问,以弄清儿童进行这种判断的
理由,并根据结果划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分为两级:一级
是他律水平,侧重判断,具有客体的性质;一级是自律水平,侧重判断动机,具有主体的性质。这种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将其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所用的临床法创造性地运用到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中,
他运用这种方法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而且许多成果也为后来的研究洲正实,证明具有普遍的
意义。但更重要的是,皮亚杰为道德认知发展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这种通过向儿童讲述故事
来间接推断儿童道德推理发展的临床谈话方法为后来的研究者广为采纳和使用。今天儿童道德认知发
展领域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与皮亚杰早年的开创性研究分不开的。
但是,皮亚杰的这种方法也是有其缺陷的:(1)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只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
为两级水平,这是皮亚杰在对低龄儿童(5-12岁)进行对偶故事判断中发现的。后来的研究者如柯尔伯
格发现儿童道德发展不止两级水平,而有更多级水平和阶段。这就无法以相应的两个对偶故事,用“封
闭型”的非此即彼的回答来反映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2)有的研究者认为,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
没有分清故事中的意图和结果的前后顺序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事实上,皮亚杰的故事在结果信息
之前就提供了动机信息,这样妨碍了儿童根据动机来进行判断。当动机放在故事的末尾时,5岁或6
岁的低龄儿童也能根据动机来进行判断。(3)更严重的是,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的临床谈话法不是标准
化和客观化的测量工具,它带有很大的主观、臆断的特点,因而有人怀疑如此灵活的方法所获得的结
果是否可靠。
二、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法直接来自皮亚杰的间接故事法。但柯尔伯格针对皮亚杰研究方法的局
限,把皮亚杰的一对对偶故事改成一个道德两难故事,两难故事保留了对偶故事的简捷形式和冲突性
情境的特点。用两难故事对儿童进行道德判断谈话不再是像对偶故事谈话所采用的二择一选择判断,
而是采取一种“开放型”的手段,根据故事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在儿童对两难故事做出选择即判
断的基础上,让儿童回答他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从几童陈述的理由中寻找其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
柯尔伯格及其学生和同事对10--16岁青少年到成年初期(22-28岁)进行了长期的追踪实验研究,同时
也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研究,积累了许多研究资料,最终完成了一个标准化的道德认知测量表,用以
科学和客观地测定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同时建立了他的著名“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
模型。
(一)道德两难故事
柯尔伯格的标准问题道德谈话由三种相同的形式构成,每种谈话形式都包括三个假设的道德两难
故事,它们有的取材于古代哲学家的道德两难间题,有的来源于皮亚杰的对偶故事,也有的是柯尔伯
格杜撰的故事。对每个两难故事都提出9-12个标准探测问题,用来引发反应者判断的理由.每种谈话
形式对应的三个两难故事如表1:表1
其中的故事Ⅲ是人们十分熟悉的“海因兹与药”的故事,因它编排在前面,柯尔伯格本人及其介
绍者常以它为例。它的大意是: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可以救她,这
种药的成本很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道岔曲基本轨折断的处理.pdf
- 道路照明路灯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图.pdf
- 遇到困难的作文20篇.pdf
- 遥感概论总结.pdf
- 道化学法在石油库安全评价示例.pdf
- 遵义五中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思考(略2011年5月6日).pdf
- 避暑录话(文学).pdf
- 遵纪守法方面自我鉴定.pdf
- 邮政特快专递大宗客户协议.pdf
- 邮箱发邮件的注意事项.pdf
- 4.1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习题集 .pdf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2.古诗三首 课件(共50张PPT).pptx
- 青海2024行测笔试真题及答案 .pdf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27.巨人的花园 课件(共58张PPT).pptx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 树和喜鹊 第1课时 课件(共37张PPT).pptx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贵港市平南县2024届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