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法总则教程》课件.ppt

《民法总则教程》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条件的成就与否条件成就:指作为条件内容的事实已经出现条件成就的效力:根据所附条件决定条件不成就:指作为条件内容的事实已经确定不能实现条件的成就与否根据所附条件的内容决定。立法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3、条件的分类(1)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停止条件指在条件成就前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并未生效,其效力处于停止状态;解除条件是指在条件成就前民事法律行为已经生效,但自条件成就时效力消灭。(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以某种事实的发生为条件的是积极条件,以某种事实的不发生为条件的是消极条件。(3)随意条件、偶成条件和混合条件随意条件是由当事人意思决定的,分为纯粹的随意条件(仅由当事人意思决定:如买电脑十台则同意买十张电脑桌)和不纯粹的随意条件(除当事人意思外尚需某种积极的事实与之竟合:如果股市上涨并抛售股票即购买某人房屋一套);偶成条件是指条件的成就与否与当事人的意思无关,取决于当事人意思以外的偶然事实(如下雨即买雨伞一百把);混合条件指条件的成就与否取决于当事人和第三人的意思(如与某某结婚则拍婚纱照一套)。4、不允许附加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性质上不允许附加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票据行为,见票即付。公序良俗上不允许附加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结婚。私益上不允许附加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如撤销权的行使。5、条件的拟制条件成就的拟制条件之成就遭到阻却时拟制条件为成就条件不成就的拟制以不当手段促成的条件视为不成就三、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民事法律行为的期限:当事人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之事实作为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与否的条件。期限实质上是以时间作为附加条件的。2、期限的种类始期与终期:决定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为始期,反之为终期。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发生之时期限确定的为确定期限(如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之时期限不确定的为不确定期限(如战争结束之时)。立法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3、期限的效力期限的到来:指所附期限内容的事实确已发生期限的效力:期限届至或届满导致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期限的许可:某些民事法律行为不得附加期限,如身份行为。三、财产行为的进一步分类债权行为:以发生债的效果为目的而进行的法律行为。物权行为:以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为目的而进行的法律行为。物权变动包括物权的设立、转移、变更和废止。有因行为:处分权利或负担义务均基于一定的原因(有对价)无因行为:财产给付行为不以原因为必要。(无对价)负担行为:以发生债权债务为内容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以发生物权或其他权利的变动为目的的行为。四、根据行为是否需要具备特定方式来分要式行为:依法律规定或约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不要式行为:法律不要求特定形式,行为人自由选择一种形式即能成立。民事法律行为的书面形式包括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公证,见(鉴)证民事法律行为的另外两种形式是口头、默示(行为和沉默)。五、根据行为是否需要有物的交付来划分要物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须在意思表示以外以一定的物的交付为必要。不要物的法律行为:不以物的交付为必要的法律行为示例请判断下列各例为何种行为A、甲允诺赠与乙一块手表。B、甲提供样品,要求乙照此制作一千个。C、甲向乙订购一千块某品牌手表。D、银行存款E、银行借款F、个人借款六、根据行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生效来分死因行为:以行为人的死亡为生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遗嘱。生前行为:死因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七、根据行为是否为互惠的来分有偿行为(行为人双方须为对价)无偿行为(一方给付,或双方给付,但不具有对价性)八、以法律行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标准主行为:可独立存在从行为:以其它民事法律行为的存在为前提【示例】甲为购车办理银行贷款,并将其所有的房屋抵押给银行。九、根据行为是否有独立的实质内容来划分独立行为:有独立的实质内容的法律行为。补助(辅助)行为:不具备独立的实质内容、作为其他不能独立实施的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第十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概说法律行为,即法律上的行为,是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有些行为在法律上是可以产生效力的,有些则不能。狭义的民事法律行为指为产生私法上的效果而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d8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d8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