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罗马帝国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这段话富有哲理性,引导我们对于所听和所见的事物持有更为审慎和深入的理解。
???首先,这段话强调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区别。我们听到的一切和看见的一切都是经过主观解读的,而不是纯粹的客观事实。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接收外界信息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理解和诠释,这是基于我们的经验、价值观和认知背景的。因此,我们应当意识到,即使是最为真实、最确定的声音和图像,也可能只是一个人的看法或视角,不一定代表全部的真相。
???其次,这段话提醒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当我们接受外部信息时,应当以自我思考为基础,对其进行独立的解读和判断。不能盲目接受别人的观点,而应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形成自己的看法。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理解和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最后,这段话引导我们在认识和理解事物时,要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究其本质。我们所听和所见的一切往往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要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需要我们超越表面,深入思考和研究。
【参考立意】
①多元性看待事物;
②以批判性思维拂去蒙蔽的尘埃;
③多方了解和调查,才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优秀例文】
破观点之茧,窥真相之光
???马可·奥勒留于《沉思录》中警醒世人:“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在信息如洪流般奔涌的时代,这句话宛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认知模式产生深刻反思。
????生活里,观点与视角常常伪装成事实和真相,蒙蔽我们的双眼。就拿网络热点事件来说,前一刻人们还义愤填膺地声讨一方,各种“事实”和“铁证”在网络上疯传,众人被所谓的“真相”裹挟,情绪高涨。可没过多久,剧情反转,新的细节和证据浮出水面,之前笃定的“事实”被推翻。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初期,众多媒体仅凭片面信息,将矛头指向小轿车司机,一时间对她的指责铺天盖地。但随着黑匣子数据公布,才发现是公交车司机违规驾驶导致悲剧。人们看到的、听到的,不过是部分人基于特定视角给出的观点,与事实真相大相径庭。
???为何观点和视角会如此轻易地取代事实与真相?从主观层面看,人皆有认知局限。我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价值取向等,像一副有色眼镜,影响着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盲人摸象”的故事便是生动写照,每个盲人都依据自己摸到的部分,给出关于大象的观点,却都偏离了大象的真实模样。从客观层面讲,信息传播过程中会失真。信息发布者可能出于各种目的隐瞒或歪曲事实,传播媒介也可能在转载、报道时断章取义。如此一来,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早已不是原本的事实,而是经过重重加工的观点。
???只依赖观点和视角,不探寻事实与真相,危害极大。在个人层面,它会让我们陷入狭隘和偏见,做出错误决策。若仅凭他人观点评价一个人,而不亲身接触了解,就可能错失真挚的友谊或优秀的合作伙伴。在社会层面,不实观点的传播会引发群体的盲目和冲动,破坏社会和谐稳定。谣言的肆虐,往往会造成民众恐慌,扰乱正常社会秩序。
???那么,如何突破观点的茧房,窥见真相的光芒?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面对听到、看到的信息,不盲目轻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同时,广泛收集信息,拓宽认知边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了解的信息越全面,越接近事实真相。此外,还要有勇于自我否定的勇气。当发现自己的观点与事实不符时,及时调整,不固执己见。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牢记,观点不等于事实,视角不等于真相。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态度,不断探索和思考,才能不被观点的迷雾遮蔽,看清事实真相,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记叙文《如你所愿》标杆文.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训练:智慧如桥,跨越孤独与异己.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之主题猜想:合作共赢.docx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11题关联教材文化常识习题汇编.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单元学习任务.pptx
- 2025年高中语文古诗文学案:《阿房宫赋》(附练习+答案).docx
- 2025年各地高三语文联考中的古诗文名句默写:必修上册16篇.docx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