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文综、单科+新教材大综合+旧教材大综合共11套(大综合地理分值低、难度小):
⑴文综共六套
①全国卷四套(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
全国甲卷:甘、宁、青、新;
全国乙卷:川、吉、黑、滇、贵、渝、湘、鄂(难度大);
全国丙卷:闽、浙、晋、豫、皖、赣、冀、鲁(较易);
全国丁卷:陕、琼、藏、蒙(老课程卷);
②自主命题两套:京、津各一套。(自主命题的原则,尤其是第一年自主命题:不在出彩
上做文章,在平稳着陆上下工夫,不出错误就是成功。为了平稳,试题就难免平庸。)
⑵单科共三套:
①粤——国家考试中心命题;②苏单独命题;③沪单独命题。
2.2004年高考试题总的评价:
平淡没有新异、有凑数的嫌疑,类似会考试题。今年高考命题在质量上有些倒退,明年不会
这样做了,因为这样不利于重点学校选拔人才,高分太集中,阅卷过程中后来要求很严格。
3.个人的一些意见与想法:
⑴“宗教”考纲中已经删除,但2004年文综还是考了;广西无霜期、积温也考了;⑵大路
题、常规题较多(洋流与航行、黑河区域),并且变化较少(应该创设新情景、应该回避大路题);
⑶江苏省考江苏本省的最后一题虽然有人叫好但是题目太大而且有些呆板,有些像会考题,恐怕
这是领导意志的体现。⑷潜水位与河流的互补题(有争议,第二个小图可以推论出小河在脊背上
流,这与课本中的一般规律性知识相违背,但是也有这种情况,如山口附近冲积扇上流的河流就
是在脊背上流的);⑸“北半球某水文站某年实测流量和降水量”图,7月份降水量最大,并没
有伏旱,答案是“浙江南部”也不符合一般规律,伏旱期7、8月份降水反而较多,可能是台风
造成的降水,纵坐标标注有错(0、90、100)。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这类硬伤错误较多,措辞方
面的、排版方面的等等。⑹有一种题出的太多了:一个纬度地面距离差为110千米。⑺关于选择
题“串题”的问题,只是一种命题方式,不一定非要如此,这样更加限制了知识的覆盖面,上海
的选择题命题就不是这样。⑻高考的导向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学生由背书变为背图了,由经
纬网地形图判断地形,导向上有问题。⑼有古文的题目“深山藏古寺意境”选项不太好说。⑽反
映岩石圈板块的图数量不好说,有异议。⑾景观欣赏的问题不好说。
命题专家(张亚南、朱翔)对高考的解释
1、文综出题要“多炒菜、少拼盘”;对综合题的作答,要求学生从空间、时间、世界观、
综合等四个维度去思考和回答一个问题。
2、综合怎么考,一是要扣住综合的精神,即考试说明的有关要求;二是扣住综合发展的大
势和社会发展的主流,即可持续发展,其中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主要的。(04年文综命题的主
题是发展,05年为和谐)
3、高考考的案例,要渗透课改的理念,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和实践,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
地理,分析的成分加强,探究的成分加强。要求教师平时上课是要注意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和训练。分析案例要尽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环扣一环,联系的分析问题,不要形而上学。
4、关于“能力立意”,考试内容有考试目标决定,考试目标又由教学大纲和教材决定。
5、关于考试内容。内容首先定位于学科主干知识,不能太细。考查的是学科最基本、最核
心的知识。综合题如果偏离了学科主干知识,那么在试题中就应该提供充足的辅助知识去帮助学
生理解答题。
6、关于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地理思维方法,掌握地理规律以及利用地理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7、教材是素材,不要过分依赖。考题的材料都来自社会,图表可能来自于近几年所作的研
究工作,也可能来自国家的统计年鉴。考试应该是考生地理文化素养的重新调用。教师通过教教
材,应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8、高考命题的材料和切入点都是随机的。热点问题也没有特别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有些问
题是永恒的热点,如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等。
9、高考中会出现半开放性试题(即允许学生由不同的答案出现),完全的开放的试题,在
高考中是无效试题,不会出现。
10、高考地理命题的基本原则:考查地理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是思维方
法);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如识记、理解、分析、归纳与综合等,其中发现信息、提取
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用学科术语阐述、论证本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