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
一
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艺术发展,一直是评论界至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你翻开《茅盾文艺评论集》
上下两册,竟万一多半的篇目是论及当代短篇小说的:或讲解名篇,或分析新作,涉及几十位作家,近
二百篇作品。当代最有见地的文艺评论家如侯金镜、巴人、魏金枝等,都曾以极大的热忱和心血,浇灌
了当代短篇小说这块园地。儿家权威性报刊(《人民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等)不止一次地
为短篇小说的创作和繁荣,或发表专论、或组织座谈、或发起讨论,程度不一地推动、影响了短篇小说
的艺术发展。可以说,它是当代较为“得宠”的艺术形式之一。实际上,对社会现实敏感的艺术体裁,对
自身的发展衍变也敏感。短篇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多次成为思想一艺术突破的尖兵。它在现实
敏感性方面堪与新诗匹敌,在现实生活中却取得比新诗较大的成就。艺术体裁的发展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但社会生活的变化总要经由种种中介而曲折地投射在这种发展之中。我不想从大家已经谈论很多的角
度去考察当代短篇小说的发展。我想“从内部”来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在艺术形式中的折射,也就是说,
我将从“结构一功能”方面来理解这一发展。艺术形式是特殊内容的特殊形式。就短篇小说而言,它最能
体现一时代人对现实内容的“截取方式”,对这一方式的结构分析,有助于了解一时代人审美态度的某些
基本变化。短篇小说周围住着不少“左邻右舍”。在当代文学史上,各种艺术体裁之间(短篇小说、新诗、
戏剧、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等)―对本文来说,也就是各种艺术结构之间―存在着微妙的消长起伏过程
。五、六十年代,当代中国最好的短篇小说作家(如王汉石、王愿坚、茹志鹃)的集子,也远不及《青春
之歌》、《林海雪原》、《红日》等长篇小说受欢迎。七十年代末,以《班主任》为发端的短篇小说热
潮风靡全国。
八十年代以来,中篇小说的崛起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根据卢卡契的研究,一般说来,短篇小说是长篇小
说等宏大形式的尖兵和后卫,它们之间的消长起伏,标志着作家对社会变动的整体性认识的成熟程度。
①作为尖兵,它表现新的生活方式的预兆、萌芽、序幕;作为后卫,它表现业已逝去的历史时期中最具光
采的碎片、插曲、尾声。体裁之间的这种历史关系的变化,也显示了社会审美意识某些深刻的发展。正
如文艺学上其他“发展中概念”一样,对短篇小说一直无法作出准确的定义。从篇幅上加以限制只是抓住
了表面特征,多少字以下算作短篇呢?不好商量。在当代中国的文学发展中,关于短篇小说的基本定义
,也是众说纷纭的。茅盾沿用“五四”以来的说法:“短篇小说取材于生活的片段,而这一片段不但提出了
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并且使读者由此一片段联想到其他的生活问题,引起了反复的深思。”①侯金镜同意
这种说法,但他把侧重点落在人物性格上:“短篇的特点就是剪裁和描写性格的横断面(而且是从主人公丰
富的性格中选取一两点)和与此相应的生活的横断面。”①魏金枝却认为“横截面”的提法失之含糊,因为长
篇小说也只能于无限时空中取有限的一部分:“我们只能说,现实生活中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往往
束缠在一起,……往往自成为一个纽结。而这个纽结,也就是一个单位或个体,对作者来说,取用那个
大的纽结就是一部长篇,取用那个小的纽结,就成为一个短篇,这里并没有什么横断面和整株树干等等
的分别存在。”①可是大小纽结的区别何在,他并未谈得分明。孙犁则除了强调篇幅应尽量短小之外,对
别的定义一概存疑:“关于短篇小说,曾有很多定义,什么生活的横断面呀,采取最精采的一瞬间呀,掐
头去尾呀,故事性强呀,只可参考,不可全信。因为有的短篇小说,写纵断面也很好。中国流传下来的
短篇小说,大都有头有尾。契诃夫的很多小说,故事性并不强,但都是好的短篇小说。”
他断言:“短篇小说是文学作品里的一种形式,它的基本规律和其他文学形式完全相同。”①我想,发展着
的“历史概念”只能放回到历史过程中去加以考察。无论中外,“短篇小说”(带连字符号的short一story)都
是由“短篇故事”(不带连字符号的shortstory)发展而来的。后者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各民族最初的传说
以及后来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薄伽丘、乔雯、传奇、评话等。前者在欧美只有一百五十年的
历史,以霍桑、爱伦•坡、果戈里的作品(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为滥脑,在中国则始于鲁迅的《怀旧》(191
1年)。这二者的亲缘血族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我们经常不加区分地把它们一律称作“短篇小说”,由此
带来了好些麻烦。这种广义的理解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创作实践中,“短篇故事”并不因为派生出了“短
篇小说”而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它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