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民航空中管理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探析
发布时间:2021-04-15T13:37:05.387Z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期作者:郭雷
[导读]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是一个重要部门,他可以保证民航系统安全运行
郭雷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陕西西安710082
摘要: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是一个重要部门,他可以保证民航系统安全运行。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被引入到管制
系统中可以帮助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个部分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首先,
通过一定的方法识别系统中的风险源;其次,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判断系统的风险;最后,制定相应的控制
策略,对系统中的重要风险源进行控制。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风险管理;过程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
1.引言:
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控制系统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目的是通过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控制系统的运行风险,保证系统的安
全运行。首先,借鉴过程方法的思想,从控制系统运行过程的角度构建了潜在风险源集合。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最大偏差法相结合,建立
了风险识别模型,并在算例中分析了控制系统中风险源的风险程度,识别出需要监控的风险源。其次,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
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和灰色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控制系统的风险进行了评价。最
后,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结果,从控制系统运行过程的角度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并采用改进的重要性和性能分析法(IPA分析法)
确定了影响系统安全的重要风险源。针对重要风险源,建立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和选择控制措施的优化模型。
本文采用过程法的思想,建立了一套潜在风险源集合,较好地保证了集合的全面性。模型的建立充分考虑了计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在计算过程和结果中实现了定量要求。通过实例验证了风险识别模型和风险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体现在各行各业,其中民航业也保持着非常好的发展态势。根据民航局网站公布的数据(1),2013年
中国民航业旅客周转量和货邮周转量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总量也继续保持了很好的增长。然而,从全球角度来看,2014年是民航业的
灾难年。2014年,共发生10多起空难,近1000人伤亡。以下是2014年几起重大飞机坠毁事故的统计数据:
虽然从每百万死亡人数来看,第一种交通方式是摩托车,49人,其次是自行车和汽车,分别有34人和6.7人,而民航运输只有0.1人。因
此,在安全方面,航空旅行仍然是各种运输方式中的首选。然而,鉴于民航事故具有突发性、高舆情、一次性人员伤亡大等特点,注定了
人们对民航运输安全会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显然,安全工作已经成为民航的核心工作之一。然而,随着人们出行越来越多地选择民航,对
民航的安全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这导致了许多问题,如航线拥堵、航班延误,甚至出现飞行事故或事故症状。
通过查阅历年民航安全事故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在民航业发展初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物理因素,如飞机本身或相关运行保障
设施故障,事故发生率较高。然而,在现代民航业中,控制系统问题已成为民航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于传统的安全管理来说,人们一般把
重点放在事故的调查和分析上。也就是说,在民航发展初期,安全管理工作是围绕着“事后”的思路进行的。然而,这种思想越来越暴露出
其局限性,不能满足现代控制操作系统对安全管理的需要。这对民航安全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解决
好以下问题,已成为民航安全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事前管理”为核心的理念也应运而生。因此,现代安全管理正逐步由事后管理
向事前预防管理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现代社会和民航的发展,从根本上保证民航的安全运行。
为了适应安全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国际民航组织于2001年11月通过了《国际民航组织公约》附件11(2),要求各成员国建立空中交
通管理安全管理体系。SMS是一个能够有效控制系统中的风险,并将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到系统中以实现安全目标的所有要素的组织,具有
明确的系统安全管理模式(3)。从现代安全管理的角度看,SMS具有预防为主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控制系统等复杂系统。科学地建立和实
施短消息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事故发生前的潜在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水平,大大减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完整版724652202.pdf
- 2024年对标管理方案实施细则 .pdf
- 社会心理学(公共选修课)(3选2)(专升本) .pdf
- 2024推拿治疗学教案 .pdf
- 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df
- 过氧化氢——7722-84-1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6个部分完整版.pdf
- 思想品德课中的核心要素 .pdf
- 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pdf
- 2024年装配式预制构件市场需求分析 .pdf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教材分析jin .pdf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