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在室温下对纯度为99.99%的锻态纯锡板进行不同道次(0~20道次)的等径角挤压(ECAP),研究ECAP道次对纯锡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CAP的剧烈剪切作用下纯锡晶粒中产生孪晶,并发生孪晶诱导再结晶,晶粒显著细化,当ECAP道次超过12道次时,晶粒细化效果减弱;随着ECAP道次的增加,纯锡的织构强度和最大取向密度降低,硬度、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增大;与锻态纯锡相比,经20道次ECAP后的硬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提高了9.09%,5.14%,32.08%,144.19%;当ECAP道次数少于8道次时,纯锡的主要强化机制为加工硬化,而当ECAP道次数多于8道次时,主要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
0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为在实验室进行熔炼,经自由锻造、反复镦拔得到的纯度为99.99%的纯锡锻造板材,其取向成像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锻态纯锡的晶粒尺寸呈现较大的不均匀性,存在粒径为1700μm左右的粗大晶粒,也存在粒径为30μm左右的小晶粒,整体为混晶组织。选用如图2(a)所示的模具进行ECAP,其内模具拐角为90°,模具圆心角为0°,计算得到的等效应变为1.155。在纯锡锻造板材上切取尺寸为?8mm×60mm的圆棒状试样,在模具和试样上喷涂MoS2润滑剂,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在室温下进行ECPA试验,每道次挤压后试样绕其长度方向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进入下一道次挤压,具体的挤压路径如图2(b)所示,挤压速度为60mm·min-1,挤压道次分别为4,8,12,16,20道次,每4道次为一个周期,使整个试样圆周上的晶粒变形均匀。图1中的ED表示挤压方向,ND表示垂直向上的方向,TD表示垂直于ED-ND平面的方向。
???对试样中心横截面有效变形区进行磨抛,抛光电解液由质量比为1∶3∶16的高氯酸、乙二醇单丁醚与乙醇组成,抛光温度和电压分别设为-20℃和25V,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模式以及Channel5取向分析系统进行显微组织、微观形貌观察和织构取向分析。按照GB/T228.1—2010,在试样上沿长度方向截取狗骨状拉伸试样,标距区域的横截面尺寸为2mm×3mm,标距长度为10mm,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室温单轴拉伸试验,拉伸速度为2mm·min-1,各进行3次拉伸试验。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对试样中心有效变形区的显微硬度进行测试,载荷为0.098N,保载时间为10s,相同道次下测10个点取平均值。
试验结果与讨论
02
2.1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ECAP道次的不断增加,纯锡的晶粒明显细化,尺寸分布逐渐均匀。4道次ECAP后,纯锡的组织仍是粗大的晶粒,平均晶粒尺寸为850μm,原始锻态的粗晶变形不明显,变形晶粒内部出现了一定量的片层孪晶,晶粒细化效果不明显。8道次ECAP后,晶粒细化效果显著提高,组织中很难看到较粗大的原始晶粒,平均晶粒尺寸为265μm。经过12道次ECAP后,晶粒进一步细化,细晶粒排列没有方向性,此时细化效果明显减弱,平均晶粒尺寸为165μm,但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混晶组织未完全转变为细晶组织。20道次ECAP后,晶粒的平均尺寸为150μm,虽与12道次ECAP后的晶粒尺寸相当,但晶粒尺寸分布更加均匀。12道次ECAP后,纯锡组织中部分尺寸较大的晶粒内部存在的大量滑移系开动,成为主要的消耗应力方式,使得大晶粒内部的应力较分散,且部分大晶粒的取向不利于发生孪生变形,从而抑制动态再结晶,致使大晶粒被保留。这样的现象可以通过进行更多道次的ECAP来减弱。随着ECAP道次的增加,动态再结晶程度增大,晶粒尺寸分布更加均匀,但无法进一步提升晶粒细化效果。
???由于纯锡的再结晶温度低于室温,所以在室温ECAP过程中,纯锡同时发生加工硬化和回复、再结晶。由图4可以看出,4道次ECAP后大晶粒内部产生了不完全再结晶条带状组织,同时由变形累积的大应变使粗大晶粒局部应力集中加剧,并达到产生孪生的临界剪切应力,从而促进孪晶的形成;这些孪晶片层在后续的挤压变形过程中又成为动态再结晶的有效形核点。随着ECAP道次的增多,孪晶片层为释放其内应力而产生非均匀晶核,发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使变形孪晶逐渐被具有大角度的再结晶小晶粒所取代,最终形成与孪晶片层形貌相似的再结晶变形带组织。这是由于在变形过程中位错通过有效的动态回复作用而重新排列,形成了具有小角度晶界的胞状或亚晶组织,并在持续的ECAP过程中通过不断吸收位错而逐渐演化为大角度晶界;位错在沿着力轴的方向上不断运动,在垂直于力轴方向上沿着再结晶组织向两边不断增殖,使再结晶条带的边界不断伸长而形成穿晶再结晶链状组织,导致原始粗大晶粒被分割,从而形成均匀细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详解.docx
- 不同功率超声辅助电火花放电制备Cu-Ni合金粉体的微观结构和粒径分布.docx
-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有哪些?.docx
-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的研究进展.docx
- 套类零件的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材料及技术要求.docx
- 国产轴承与进口轴承,为什么一直存在较大差距?.docx
- 奥氏体化温度对C-Si-Mn钢淬火-配分后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docx
- 焊接温度对钛钢复合管瞬时液相扩散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ocx
- 一文为你详细解读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docx
- 模具热处理变形与开裂的预防措施.docx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