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阳光课桌”要求——课桌上只能有:

1.语文书2.导学单3.学习笔记4.必要文具5.作业本温馨提示:读书候课

文言翻译总结全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思考探究

虞美人YUMEIREN李煜虞美人,词牌名。

导入新课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清代《题遗山诗》

导入新课相见欢作者: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素养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李煜生平及写作背景。2、吟咏诗韵,体会李煜丰富的“愁”情。3、学习诗歌中描写愁情的手法,感受中华诗词的魅力。学习重难点赏析词中写愁情的技法,体会作者情感。

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号。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著名词人。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作者简介重光钟隐、莲峰居士李煜的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深远,哀婉凄凉,极富艺术感染力。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作者能诗能画,只可惜政治上无所成就。本是一国之君,只因一个黄袍加身的后周叛臣便落得个“肉袒以降”,成为一个阶下囚。七夕之夜,看汴京车水马龙,自己被囚寓中,回首往事怎能不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背景介绍

听朗诵品词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liǎo)?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qì)/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情诵读

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亡国君,这阶下囚,会是何种心情?(词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词人的情感?)愁(词眼)整体感知

2.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轻描淡写,或过于直露,都没有这一句打动人心。请同学们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文本研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该句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注意分点答题1、明手法2、析运用(具体代入)3、说效果(表情感)链接高考答题技巧(笔记)

2.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轻描淡写,或过于直露,都没有这一句打动人心。请同学们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文本研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该句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自问自答,将无形的抽象的绵绵愁绪比作有形的具体的一江春水生动形象又突出地表现了李煜愁绪之多以及愁绪的绵延不尽。

探究方法:同桌讨论探究任务:3、结合背景,“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参考答案: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的美好景象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所以希望这一切都结束。合作探究“春花秋月何时了?”手法:借乐景衬哀情

探究方法:同桌讨论探究任务:4、“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参考答案: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生活;合作探究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往事知多少。”

5、此句选取“东风”“明月”两个意象表现作者愁绪,“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请简要分析。文本研读“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指春风。李煜苟且偷生所在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有特殊的含义:望月思乡、望月怀人……此处的月使词人回想起南唐王朝、李氏社稷——自己的故国早已灭亡,积淀着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家乡的思念,以及复国之梦破灭的愁绪。“又”字点明他降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远离故土之痛,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6、请同学们思考,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文本研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雕花的栏杆。“玉砌”,如玉的石阶。“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