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
员(辅警)笔试精编自考题(1)卷含答案
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分20个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
乙趁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抢过提包就跑,甲随即与乙一同逃跑,被
当场抓获。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砍刀。甲、乙二人的行为
构成()。
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D.诈骗罪
2.某夜,甲、乙两人携带作案工具,准备盗窃某武警部队的枪支、弹药。
两人来到武警部队驻地的围墙外,发现里面灯火通明,戒备森严,感到
无从下手,于是返回。甲、乙两人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意表示
3.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①劳动②受教育
③纳税④宗教信仰自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赵某发现邻居吴某偷了同村杜某家的电视机、手提电脑等价值约1万
元的财物,但未予检举。赵某()。
A.构成包庇罪B.构成伪证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共同犯罪
5.已满十四周岁不满_________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A.十六周岁B.十七周岁C.十八周岁D.十九周岁
6.下列情形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A.张某与李某聊天,谈到甲和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饮用后可以致人
死亡。王某在旁边听到后,遂使用该方法将谭某杀死
B.刘某唆使赵某将黄某打残废,赵某找到黄某后实施了抢劫行为
C.许某教唆吴某杀死江某,吴某找到江某时,由于江某身边有几个朋友,
吴某便没有下手
D.杨某教唆15周岁的吕某在路边抢夺王某的皮包,内有5000元钱
7.某国有企业采购部郝经理,利用职务便利,向其同学经营的公司采购
了一批不合格原材料,造成企业制造成品被退货,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
失。郝经理的行为构成()。
A.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B.为亲友非法牟利罪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
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D.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8.在行政诉讼中,对于行政机关显失公平的行政处罚,人民法院可以
()。
A.判决撤销B.判决部分撤销C.判决变更D.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
政行为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继承权
C.公民的私有财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剥夺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
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10.在办理行政案件中,下列不可以适用口头传唤的有()。
A.民警在执勤时发现张某正在偷窃超市物品
B.民警巡逻途中抓到打人后正在逃离现场的违法嫌疑人李某
C.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在逃的违法嫌疑人王某已回到家中
D.民警走访社区时,发现在逃的违法嫌疑人刘某
11.李某系某单位司机,一日因受到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驶车辆驶
入闹市区冲向人群,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李某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故
意杀人罪
1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
传唤的人,可以()。
A.行政拘留B.罚款C.警告D.强制传唤
13.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
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
A.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
B.告知有关当事人,并解释清楚
C.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登记备查
D.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14.一、辅警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______,纳入基层“轮训轮值、战训合一”
体系上岗培训和在岗轮训,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统一组织。()
A.培训B.岗位培训C.岗前培训D.在岗轮训
15.根据《刑法》关于缓刑的规定,下列可以适用缓刑的是()。
A.甲因妨害公务罪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1年
B.乙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单处罚金
C.丙因非法持有枪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5个月
D.丁因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系累犯
16.村民谢某与刘某有矛盾。谢某为泄私愤,故意向刘某承包经营的鱼塘
投放农药,致2万余尾活鱼死亡,造成损失15万元。谢某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