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六国论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VIP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六国论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国论

课后训练一起提高

一、根底知识稳固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参考答案(1)亲附、亲近(2)招致(3)副词,近于(4)爱惜

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祖父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颠覆,理固宜然

D.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答案B

解析B项,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古今同义。A项,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C项,古义,颠覆:灭亡。今义,①翻倒。②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D项,故事:古义,先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3.以下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秦以攻取之外②以有尺寸之地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答案C

解析①介词,用,凭借。②连词,表承接关系,而。③连词,表目的,来。④介词,拿,用。

二、阅读能力培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那么获邑,大那么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那么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互丧

互:交互、相继。

B.率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

判矣

判:区别,分辨。

得之

得:适宜、得当。

答案C

解析C项,判:确定,断定。

5.作者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

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

B.先辈创业艰难,后人守业维艰。

C.先辈创业艰难,成就功业有限。

D.先辈创业艰难,后人本应珍惜。

答案D

解析联系下文的“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即可得出答案。

6.以下对第二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比照,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了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为主,又间杂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答案D

解析D项,以散文为主,间杂骈句。

7.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参考答案(1)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2)既然如此,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厉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2题。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那么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余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ongb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