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商“中间商”价值加速蒸发,凯淳股份营收连续4年下降.docx

电商“中间商”价值加速蒸发,凯淳股份营收连续4年下降.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商“中间商”价值加速蒸发,凯淳股份营收连续4年下降

2025年4月22日晚,曾被誉为“电商服务黄埔军校”的上海凯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淳股份”,证券代码:301001)相继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财报显示,2024年,凯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同比下降33.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9.32万元,同比增长90.50%。尽管净利润大幅增长,但这已经是凯淳股份连续第四年营收下降。

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凯淳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1亿元、7.64亿元、6.3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31%、7.97%、16.49%。

业绩大幅下滑,也让投资者开始用脚投票——凯淳股份股价较2021年高位蒸发超80%。

正当大家以为凯淳股份业绩已经到底时,一季度报告彻底将不少投资者的希望浇灭: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522.80万元,同比下降27.11%;归母净利润为157.18万元,同比下降17.7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6.38万元,同比下降29.50%。

凯淳股份如今正沦为行业剧变的经典案例:在品牌自营浪潮与AI技术革命的双重绞杀下,传统电商代运营商的商业逻辑正在经历致命性坍塌。

“中间商”从流量掮客到数字弃儿

回看凯淳股份的坠落轨迹,本质上是一部电商生态权力转移的微观史。

2018-2020年鼎盛时期,凯淳股份手握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代运营权,靠天猫、京东平台流量分发赚得盆满钵满。但随着2021年后抖快直播电商崛起,品牌方逐渐意识到:与其支付15%-25%的佣金给代运营商,不如自建直播间掌握用户资产。

有数据显示,2025年美妆品牌自播占比已达68%,服装类目更是突破75%,曾经的价值中介角色被技术平权彻底瓦解。

凯淳股份财报数据印证了这种价值蒸发:品牌线上销售服务收入从2021年的4.51亿断崖式跌至2024年的不足1.7亿。

更讽刺的是,凯淳股份引以为傲的“全渠道运营能力”,在品牌DTC系统直连用户的趋势下,已退化为客服外包和页面设计的低级代工。

AI画饼难掩创新贫血症

面对核心业务坍塌,凯淳股份管理层开出的药方是“AllinAI”。

年报中“积极探索将AI技术与电商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提升公司的整体核心竞争力,运用智能化工具为内部降本增效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通过自动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提高运营效率”等表述充满科技感,但细究研发投入却露了馅——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1.85%至366.78万元,不及头部AI公司单月算力支出。所谓的“三角形AI模型”,可能就是将爬虫数据清洗、客服话术库等基础功能包装成“黑科技”。当同行已用AI实现动态定价、智能选品时,凯淳股份的“数字化转型”与之相比依然还有较大的差距。

这种创新乏力在人才结构上暴露无遗:研发团队规模由31人缩减至22人,人员降幅达29.03%。凯淳股份一边宣称要打造“数据驱动型服务商”,一边将大量的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技术投入尚不及利息收入高(利息收入528.12万元)。这种错配,暴露出管理层对行业变革的认知脱节。

困局中的生死选择题

凯淳股份并非没有挣扎。砍成本保利润的“极限生存术”堪称教科书级:关闭部分办公场地、压降仓储成本、优化销售团队,硬生生在营收连跌中挤出净利润正增长。但这种“刮骨疗毒”本质上是用组织失血换取报表美容——当员工数从峰值1200人锐减至760人,当客户成功团队从主动出击沦为被动响应,短期利润修复背后是服务能力的持续退化。

行业剧变留给中间商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头部企业若羽臣押注跨境供应链,宝尊电商转型品牌管理,而凯淳股份仍在“收缩-理财-财报美容”的循环中打转。其年报中提及的“银发经济”“私域运营”等新方向,在缺乏数据沉淀和生态资源的情况下,更像是绝望中的概念炒作。

清扬君点评:

凯淳股份的困境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当电商产业从流量争夺战进入用户资产运营深水区,未能有效构建数据壁垒的中间商注定沦为数字化废墟。品牌方需要的早已不是流量贩子,而是能打通消费洞察、供应链响应、内容共创的数字伙伴。那些仍在用“成本优化”续命的企业,不过是在为时代转型支付滞纳金。

电商代运营行业的终局或许只剩两条路——要么蜕变为技术驱动的商业操作系统,要么沦为按件计费的数字劳工。凯淳股份们,是时候走出理财舒适区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文档评论(0)

清扬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日化财经资深评论员、媒体人、日化行业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