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22_T1782-2013_布氏白僵菌粉剂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VIP

DB22_T1782-2013_布氏白僵菌粉剂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100.10

B65

DB22

备案号:37440-2013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782—2013

布氏白僵菌粉剂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powderproductionofBeauveriabrongniatii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1782—2013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军、陈玉宝、王有菊、王江、李茂军。

I

DB22/T1782—2013

布氏白僵菌粉剂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布氏白僵菌一级菌种生产,二级菌种生产,菌剂生产,菌剂干燥、粉碎、包装、储藏,

及质量检验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布氏白僵菌粉剂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64-2010球孢白僵菌粉剂

NY/T883-2004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又名卵孢白僵菌,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分类上属于真菌门(Eumycota),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目(Moniliaceae),丛梗孢科(Moniliaceae)、

白僵菌属(Beauveria)。

3.2

马铃薯200g切块(1cm×1cm×1cm)煮沸30min,过滤,取滤液,定容至1000ml,加入琼脂20g,

全部溶解后加蔗糖或葡萄糖20g、牛肉膏1g、蛋白胨1g,煮至完全融化;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解pH

至5。

按每试管10ml定量分装至20mm×200mm试管中;用纯棉棉塞封盖试管口,松紧适度。

1

DB22/T1782—2013

4.3灭菌

试管直立于高压灭菌锅中,灭菌温度121℃~126℃,压力0.1Mpa~0.15Mpa,时间30min。

4.4摆制斜面

灭菌后,在无菌室的桌面上立即摆放斜面,原则是在培养基不湿棉塞的情况下,尽量延长培养基的

斜面长度;斜面培养基凝固后即可接种。

4.5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取下原种试管和一级斜面培养基试管棉塞,酒精灯火焰烧灼试管管口3s~5s,用

无菌接种针挑取原种25mm~50mm,接种于一级斜面培养基上,用接种针轻轻来回拉动2次~3次,

22

在酒精灯火焰前,用原棉塞封盖试验管口。

4.6一级菌种培养、保存

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0d~12d,观察剔除污染试管;保存在4℃~5℃冰箱中备用。

4.7菌种复壮

4.7.1复壮条件

复壮条件应参照NY/T883-2004中4.1.5条执行。

4.7.2复壮方法

按麦麸、稻糠和谷糠5:3:2的比例混合,用0.1%KmnO4水溶液按与培养料质量比1:1的比例搅拌均

匀。

将培养料装入600ml普通培养瓶,装瓶至容积的2/3,用耐高温聚丙烯塑料薄膜封口。

灭菌12h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接种针,按每支一级菌种试管接7瓶~9瓶的数量,将一级

菌种迅速移至二级瓶中,并封盖。

2

DB22/T1782—2013

在无阳光直射,23℃~25℃的条件下培养8d~10d。

6菌剂生产

6.1消毒

培养室按5g/m

3

高锰酸钾加10ml福尔马林的用量,进行熏蒸消毒12h;培养盘及塑料薄膜浸入0.1%

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1h,擦拭干净备用。

6.2培养料配制

同5.1。

6.3培养料装袋

装于规格为30cm×20cm耐高温聚丙烯菌袋中,每袋装培养料400g~500g,折叠袋口。

6.4灭菌

将培养料袋分层置于高压灭菌锅中,灭菌温度121℃~126℃,压力0.1Mpa~0.15Mpa,时间35min。

6.5接种

灭菌12h后,在无菌条件下,按每瓶二级菌接种1kg培养料充分混合进行扩繁。

6.6装盘、培养

在无阳光直射、通风的室内阴干或用恒温干燥箱30℃快速烘干;干燥的标准为含水率≤10%。

采用40目筛片的电动粉碎机粉碎。

采用密封塑料袋封装,以每袋盛装菌剂5kg为宜,外套编织袋;在干燥、避光条件下储藏,8℃以

下储藏期不超过6个月。

含水率测定方法应参照GB/T25864-2010中5.5条执行。

3

DB22/T1782—2013

含水率标准为≤10%。

8.3含孢量测定

含孢量测定方法应参

文档评论(0)

wlj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