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卷2.docx

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生物试卷2.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丹东市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生物学

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表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细胞外液中组织液蛋白质含量最多

B.通过静脉滴注药物时,药物首先进入乙中

C.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恒定不变

D.肝细胞、甲、乙三处C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

D.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身体的各个器官的活动都增强

3.如图为人在紧张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紧张等刺激的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至下丘脑

B.M激素的靶细胞种类少于甲状腺激素

C.垂体细胞产生的M激素随体液定向运输给甲状腺细胞

D.紧张等刺激后的一段时间,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先上升再恢复

4.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炎热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多,从而增加散热

B.炎热环境下,若呼吸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过高且持续过久,可导致内环境pH下降

C.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

D.寒冷环境下,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

5.下图为病原体首次入侵人体被免疫系统清除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抗体最后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在细胞③内

B.某种免疫活性物质能促使细胞①的细胞周期变短

C.图中细胞③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若该病原体再次入侵,则细胞①会产生大量抗体将其消灭

6.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B.上述机体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共同完成的

C.图中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有协同促进作用

D.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

7.将某幼小植株置于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后,出现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的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a向b和由c向d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影响

B.生长素是在核糖体上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C.根的弯曲生长的主要原因是a处细胞分裂比b处旺盛

D.缺O2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8.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利可作为信息分子直接促进果实的成熟

B.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多倍体西瓜

C.油菜在开花期遇到大雨,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可减少损失

D.对草莓使用一定浓度的膨大剂,会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加快水果成熟

9.某农业研究所通过实验研究了草原上三种蝗虫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群密度和蝗虫种类

B.一定范围内,蝗虫的活动有利于牧草产量的增加

C.测定实验田中蝗虫种群密度方法可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D.控制草原上各种蝗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昆虫信息素进行化学防治

10.科研小组对环境条件稳定的某地区甲、乙两个动物种群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绘制了以下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种群在t5时的K值等于在t3时的K值

B.乙种群在0~t1段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C.甲、乙种群数量均增加的时间段是0~t3,均减少的时间段是t3~t4

D.据曲线变化推测,两者的种间关系不是捕食

11.科研人员对我国某高山群落演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绘制出甲、乙两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两群落在30年间发生的群落演替均为次生演替

B.两群落的生态位部分重叠,物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第15年时,两群落的物种组成相同

D.乙群落第30年时各种群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12.为助

文档评论(0)

133****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