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784—2013
劳动防护雨衣
2013-01-28发布2013-03-28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784—2013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安阳盘石物资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朝晖、杨萍、周静、胡满义、王博妮、周亚磊、夏军杰。
DB41/T784—2013
1
劳动防护雨衣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劳动防护雨衣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高分子材料涂覆织物为面料,经裁剪、缝制、粘合工艺制成的劳动防护雨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532-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2833橡胶和塑料撕裂强度和粘合强度测定中的多峰曲线分析HG/T2291-1992防水橡胶涂覆织物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劳动防护雨衣
从事淋水作业人员穿用的有防水性能的雨衣和工作服。3.2
抗透水性
缝合或粘合部位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抗透水的能力。3.3
胶条粘附强度
缝合部位贴粘的胶条与胶布单位宽度的结合力。3.4
合缝粘附强度
DB41/T784—2013
2
搭粘部位单位宽度的结合力。3.5
配片色差
缝合或粘合配片面料色差。
4分类
4.1按结构分:长身式和分身式。
4.2按涂覆方式分:单面高分子材料涂覆织物(I型);双面高分子材料涂覆织物(II型);夹胶高分子材料涂覆织物(III型)。
5要求
5.1原材料
劳动防护雨衣主体所选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理化性能和外观应符合HG/T2291-1992标准的要求。
5.2外观
5.2.1缝纫要求
线路顺直,针码均匀,整齐,松紧适宜,断线后重针1.5cm以上,缝线起止回针1cm。
5.2.2针距密度及扣眼锁线
5.2.2.1针距密度应符合明线(11~14)针/3cm;暗线(10~13)针/3cm。
5.2.2.2扣眼锁线应符合机锁(8~10)针/cm;手锁(7~8)针/cm。
5.2.3胶条粘合
胶条宽不小于2cm,粘压牢固,胶口宽0.1cm~0.4cm,搭接不小于1cm。5.2.4合缝粘合
搭粘宽不小于1cm,压牢,胶口宽0.1cm~0.4cm。
5.2.5对称互差
袖长、袖口、裤脚、裤门襟对称,互差不大于0.4cm;前门襟对称,互差不大于0.5cm。5.2.6扣位偏差
扣与眼相对,偏差不大于0.2cm,扣眼须开通。
5.2.7外观缺陷
外观缺陷应符合表1的规定,且疵点部位划分应按图1的要求进行。
DB41/T784—2013
3
表1外观缺陷
序号
缺陷名称
部位
一级品
合格品
1
浮线
1
不允许
累计长度限15cm
2
累计长度限15cm
累计长度限20cm
2
跳针
1
(1~2)针限2处
(1~2)针限3处
2
(1~2)针限3处
(1~2)针限4处
3
胶渍
面
不允许
不允许
里
累计面积不大于20cm2
累计面积不大于30cm2
4
布面透胶
1
不允许
小于等于0.5cm22处
2
小于等于0.5cm22处
小于等于1.0cm22处
5
油污
1
不允许
小于等于1.0cm21处
2
小于等于1.0cm21处
小于等于2.0cm21处
6
粗纱
1
不允许
小于等于2cm1处,不渗水
2
小于等于2cm1处,不渗水
小于等于2cm2处,不渗水
7
漏缝
1
不允许
不允许
2
8
气泡砂眼
1
不允许
不允许
2
9
欠硫
1
不允许
不允许
2
10
针孔
1
不允许
不允许
注:1—明显部位,2—不明显部位。
说明:
1—明显部位;
2—不明显部位。
图1疵点部位划分图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T 1494-2017 古建筑防雷装置施工安装标准.docx
- DB41T 387-2004 红外线寻的贮压式全自动灭火装置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 DB41T 311-2003 建材产品中固体废弃物掺加量的测定方法.docx
- DB41T 720-2012 电梯抗震防护要求.docx
- DB41T 1327-2016 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烟气(SO2、NOX)自动监控基站建设技术规范.docx
- DB41T 340-2004 脉冲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配置设计规范.docx
- DB41T 938-2014 道路视频监控设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docx
- DB41T 1164-2015 公路工程工序质量节点实时监控规程.docx
- DB41T 1154-2015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ocx
- DB41T 791-2017 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