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中
PAGE1
试题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天津专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上、中册。
5.难度系数:0.73。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评卷人
得分
一、(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江南和江南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活世界中最奇妙的一个对象,说到江南或来到江南,每个人心中都会()一种奇妙的愉快感。但如果问你究竟体验到了什么,又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而这就是美学上讲的最典型的美感。
斯宾格勒有句名言:“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也可以说“江南的文化,就是江南城市的文化”。还可以说“江南文化的美,也就是江南城市文化的美”。这是因为①各种零零碎碎②遍布江南大地的文化创造③最后都是由于汇集到了苏州④杭州⑤南京⑥扬州等大城市⑦才被发扬光大并传承下来。如人们经常想到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生花草梦苏州”“人生只合扬州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清词丽句,不仅把江南城市的美和人文魅力()无遗,本身也是中华民族心目中最看重的审美意境和精神。(),江南城市文化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代表着一种真正的诗性文化和审美精神。
(摘编自刘士林《江南诗性文化》)
1.(3分)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涌起??表露??一言以蔽之 B.浮起??表露??不言而喻
C.涌起??表现??不言而喻 D.浮起??表现??一言以蔽之
2.(3分)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3分)下面所列文学常识的相关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复活》
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批判现实主义
B
《苏武传》
《汉书》
班固
东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包身工》
小说
夏衍
现代
芦柴棒
D
《老子》四章
《南华经》
老子
春秋
道法自然
4.(3分)下列句子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察乱何自起 ②克己复礼为仁
③秦,虎狼之国 ④故内惑于郑袖
⑤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⑥自知者明 ⑦信而见疑
A.①⑥⑦/②③/④/⑤ B.①⑦/②⑤/③/④/⑥
C.①⑥/②③/⑤/④⑦ D.①⑤/②③/④/⑥⑦
评卷人
得分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土地在20世纪中国生活和文化中的特殊位置,这最集中地体现在农民身上。新文学中农民的土地意识表现得并不单纯,它不只是怀恋,而是伴随着逃离甚至厌弃的复杂感情。然而,不管在什么时候,农民对土地的主导情感始终是恋土。即使是在30年代,“丰收成灾”迫使农民逃离乡土,也未曾泯灭他们内心深处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在20世纪90年代,离土成为一个农民生活中客观的现实,恋土意识依然深藏在许多农民的心中。另一方面,新文学对乡村的种种书写,给读者留下印象最深刻、也是作家们传达得最传神的部分,无疑就是农民的恋土感情。这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农民与土地息息相关。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土地既是农民的现实需要,也渗透到他们的灵魂中,成为农民文化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李健吾的话无疑是非常贴切的:“对于中国人,土地是他们的保姆、看护和送终的道姑。”
(摘编自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
材料二:
在写作形式上,赵树理始终坚持“为农民而写”,以农民的审美习惯为第一原则。他说过“我每逢写作的时候,总不会忘记我的作品是写给农村的读者读的”“我写的东西,大部分是想写给农村中的识字人读,并且想通过他们介绍给不识字的人听的”。尽管他的创作在进入新文学之后也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总体而言,他的小说观念是乡村文化式的,与现代文学理念存在着大的差异:“凡写小说的,都想把他自己认为好的人写得叫人同情,把他自己认为坏的人写得叫人反对。”而且,在创作实践中,他的叙述语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模拟卷(浙江)含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模拟卷(上海)含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一(新高考地区)含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一(新高考八省)含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一(统编版)含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二(新高考地区)含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二(新高考八省)含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天津)含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上海)含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江苏)含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