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6/NUMPAGES6
猜押02气候与天气系统
题型
考情分析
热点情境
考向预测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2024年广东卷3-4题;大气辐射的影响因素和大气受热过程
2025年重点关注:①全球气候变暖对各类天气系统的影响(如北极放大效应);
②特殊的天气系统的影响(如东北冷涡、北极涡旋);
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备考建议:强化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及风的形成过程原理,掌握局地风的运行机制以及常见天气系统的发生机制,熟练运用大气运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以示意图、坐标图等考查联系现实生活的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如结合等压线图、示意图等分析相关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等问题,重视大气运动的实际生活应用。
2.以某区域为载体,考查云、雾等天气现象及具体天气特征(如相对湿度)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大气运动与降水
2024年湖南卷15-16题;常见热力环流-山谷风与降水
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
2024年河北卷8题;气象灾害
考点1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2025·湖南娄底·一模)格尔木市(36.4°N,94.9°E)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属大陆高原气候。研究人员利用2016—2020年格尔木国家基准气候站逐小时气温资料,对该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下图为格尔木市四季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格尔木市气温日变化趋势呈“单峰单谷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2.格尔木市四季气温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6:00~17:00,其原因是该时段(???)
A.太阳辐射最强 B.地面辐射最强
C.热量收支平衡 D.大气逆辐射最强
气温及其影响因素
(1)大陆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正午以后,太阳辐射虽开始减弱,但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仍比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多,地面储存的热量继续增多,直到太阳辐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时,即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温度达最高值。地面将热量传给空气还需一定时间,故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夜间地面热量亏损,气温降低,直到日出前地面储存热量减至最少,故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5时左右。
(2)气温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纬度、季节、天气)
②海陆位置(大陆内部升温与降温速度都快,沿海升温与降温都慢)(陆地最高气温7月,最低1月;海洋最低2月,最高8月)
③大气环流(气流来自高纬,低温;来自低纬,升温;靠近冬季风源地)
④地形(海拔;迎风坡与背风坡;阴坡与阳坡;盆地)
⑤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⑥下垫面(植被;湖泊;湿地;积雪反射;岩体反射)
⑦人类活动(释放废热,影响大气温度;排放温室气体和氟氯烷,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人工造林,兴修水利,破坏植被),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答案】1.B2.C
【解析】1.地形地势主要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温差异等,对气温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的影响较小。例如,在山地地区,可能会因为地形阻挡等因素影响气温,但不是形成这种日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A错误。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白天,随着太阳升起,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进而通过地面辐射使大气升温,气温上升;夜晚,太阳辐射消失,地面和大气不断向外散热,气温下降,从而形成了“单峰单谷型”的气温日变化趋势,B正确。大气环流主要影响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热量和水汽输送等,对一个地区气温日变化的基本形态影响不大。比如,季风环流等主要影响的是季节性的气候特征等,而非日变化特征,C错误。人类活动对局部地区气温有一定影响,如城市热岛效应等,但不会是形成气温日变化“单峰单谷型”这种普遍规律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
2.太阳辐射最强是在当地地方时12时左右。格尔木市经度是94.9E,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者存在经度差,当北京时间16:00~17:00时,格尔木市地方时是14:20~15:20,此时太阳辐射并非最强,A错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进而释放地面辐射。一般在当地地方时13时左右地面辐射达到最强,B错误。在14:20~15:20之前,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能量大于大气向外散失的能量,大气热量持续积累,气温不断上升;而在这个时段之后,大气向外散失的能量大于吸收的能量,气温开始下降,所以在14:20~15:20左右热量收支达到平衡,此时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C正确。大气逆辐射的强弱主要和云层厚度、大气中水汽及二氧化碳含量等有关。通常在夜晚大气逆辐射起保温作用,一天中并非地方时14:20~15:20时大气逆辐射最强,且大气逆辐射主要影响的是夜间气温下降幅度,和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考点2大气运动与降水
(新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教学解读)-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单元教学解读(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解读)-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单元解读(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教学解读)-高一化学单元教学解读(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区域地理 第二节 东亚与日本(第二课时)-2025-2026学年高中区域地理精讲课件.pptx
- 区域地理 第二节 东亚与日本(第一课时)-2025-2026学年高中区域地理精讲课件.pptx
- 区域地理 第三节 中亚(第二课时)-2025-2026学年高中区域地理精讲课件.pptx
- 区域地理 第三节 中亚(第一课时)-2025-2026学年高中区域地理精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