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6/NUMPAGES6
猜押02气候与天气系统
题型
考情分析
热点情境
考向预测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2024年广东卷3-4题;大气辐射的影响因素和大气受热过程
2025年重点关注:①全球气候变暖对各类天气系统的影响(如北极放大效应);
②特殊的天气系统的影响(如东北冷涡、北极涡旋);
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备考建议:强化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及风的形成过程原理,掌握局地风的运行机制以及常见天气系统的发生机制,熟练运用大气运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以示意图、坐标图等考查联系现实生活的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如结合等压线图、示意图等分析相关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等问题,重视大气运动的实际生活应用。
2.以某区域为载体,考查云、雾等天气现象及具体天气特征(如相对湿度)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大气运动与降水
2024年湖南卷15-16题;常见热力环流-山谷风与降水
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
2024年河北卷8题;气象灾害
考点1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2025·湖南娄底·一模)格尔木市(36.4°N,94.9°E)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属大陆高原气候。研究人员利用2016—2020年格尔木国家基准气候站逐小时气温资料,对该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下图为格尔木市四季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格尔木市气温日变化趋势呈“单峰单谷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2.格尔木市四季气温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6:00~17:00,其原因是该时段(???)
A.太阳辐射最强 B.地面辐射最强
C.热量收支平衡 D.大气逆辐射最强
气温及其影响因素
(1)大陆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正午以后,太阳辐射虽开始减弱,但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仍比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多,地面储存的热量继续增多,直到太阳辐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时,即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温度达最高值。地面将热量传给空气还需一定时间,故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夜间地面热量亏损,气温降低,直到日出前地面储存热量减至最少,故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5时左右。
(2)气温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纬度、季节、天气)
②海陆位置(大陆内部升温与降温速度都快,沿海升温与降温都慢)(陆地最高气温7月,最低1月;海洋最低2月,最高8月)
③大气环流(气流来自高纬,低温;来自低纬,升温;靠近冬季风源地)
④地形(海拔;迎风坡与背风坡;阴坡与阳坡;盆地)
⑤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⑥下垫面(植被;湖泊;湿地;积雪反射;岩体反射)
⑦人类活动(释放废热,影响大气温度;排放温室气体和氟氯烷,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人工造林,兴修水利,破坏植被),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考点2大气运动与降水
(新考向·近岸雾与远岸雾)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经裕溪河与长江相连,近地面偏东风较多,东南岸的银屏山与东南岸线走势较为一致,山体海拔最高达到500m,且离巢湖沿岸距离较近。下面分别为2016年巢湖地区雾日分布图和雾生、雾消时间概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巢湖西南岸大雾日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面温度低????②大气环流影响强????③空气湿度大????④地势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巢湖附近地区近岸与远岸大雾时间差异及原因是近岸站点(???)
A.雾生成时间晚于远岸,辐射降温慢
B.雾生成时间早于远岸,辐射降温快
C.雾消散时间晚于远岸,辐射增温快
D.雾消散时间早于远岸,辐射增温慢
5.巢湖东南岸有利于大雾形成的条件是(???)
A.偏北气流弱,湖面有雾
B.偏北气流强,湖面有雾
C.偏北气流弱,湖面无雾
D.偏北气流强,湖面无雾
雾及形成条件
概念:雾是大气中的水汽冷凝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使近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雾和云的不同在于,云生成于大气的高层,而雾接近地表。
形成条件
①冷却:如辐射冷却(昼夜温差大)、水平冷却(热空气遇到冷地面、冷空气缓慢进入并下沉、寒流经过)和上升冷却(辐合上升、对流上升、地形抬升、锋面抬升)。
②充足的水汽来源:本地水汽(蒸发与蒸腾,受温度、水域面积、植被状况等影响);外地水汽输送而来。
③有凝结核:尘埃等,如建筑工地、矿区、市区内等多凝结核。
④较稳定的天气:无风或微风的气象条件、相对封闭的地形(低洼地山坳里)。风力较大,易将雾吹散。
3.湖陆风
湖陆风的形成相当于海陆风,白天湖泊和陆地都接受太阳辐射升温,因两者的热力性质差异,湖泊升温慢,陆地升温快,湖泊气温偏低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陆地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形成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教学解读)-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单元教学解读(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解读)-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单元解读(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单元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单元教学解读)-高一化学单元教学解读(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区域地理 第二节 东亚与日本(第二课时)-2025-2026学年高中区域地理精讲课件.pptx
- 区域地理 第二节 东亚与日本(第一课时)-2025-2026学年高中区域地理精讲课件.pptx
- 区域地理 第三节 中亚(第二课时)-2025-2026学年高中区域地理精讲课件.pptx
- 区域地理 第三节 中亚(第一课时)-2025-2026学年高中区域地理精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