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车辆方位及参数;思考题:列车运行途中,当你发现有一车轮故障,如何报修?如何描述主要故障情况?;设置车辆方位就象数学上给定坐标系一样,便于在设计、制造、检修、运用中确定同类型零部件在车辆中的位置。;对于有多个制动缸的情况,应以人力制动机的安装位置为第一位。如按上述方法确定方位仍有困难则以出厂时所涂打的定位标记为准。;3.车辆非左右两侧零部件位置的确定:
货车上的车轴、车钩、转向架等,是纵向排列的,是由一位端起顺次数到二位端止。
;4.列车中车辆前、后、左、右的确定;(1)车辆全长----车辆两端两个车钩均处于闭锁位置,钩舌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车辆全长和列车全长一般用换长表示。;(3)车辆换长:换长---编组列车统计工作的方便,将车辆全长换算成辆数来表示长度,换算时以11为标准。;二、车辆主要尺寸;;;;;;;;旧中国的货车都是外国货,车型多,车辆结构复杂,且载重量多数为30t。建国初期,我国铁路上仍使用着解放前遗留下来的这些旧型车辆.由于这类旧车运行性能差,载重量小(除30t级的之外,也有部分载重量为20t、40t级、少数50t级的),所以,自1957年我国开始自行设计制造载重50t的全钢结构货车以后,旧有的杂型车就被逐步淘汰.;我国铁路货车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货车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货车发展历程
;●1976~1978年,载重60吨C62A型敞车在齐齐哈尔落成和载重50吨级货车在中国全面停产,标志着中国铁路货车实现了载重由50吨级向60吨级的第二次升级换代.
这期间,为了适应货物装卸作业机械化的要求,1974年还批量生产了载重60t的P61型棚车。
1980年设计制造了P62型棚车;
20世纪90年代后期还生产了P63、P64、以及载重75t的
P64A型棚车。;●2003~2006年,载重80t级C80铝合金等重载货车、载重70吨级的C70等通用货车研制成功,载重60吨级货车在中国全面停产,标志着中国铁路货车实现了载重由60吨级向70吨级、80吨级、时速由70~80公里向120公里的第三次升级换代。
经历了这两个阶段、三次大的升级换代,我国铁路新型货车不仅实现了向单车载重70吨级的跨越,在???辆制造方面具有了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时速120km/h运行的需要,也标志着我国铁路在自主创新、实施内涵扩大再生产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我国铁路大提速;我国铁路提速进程回顾
中国铁路大提速是指由1997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铁路一共进行了六次大面积的提速。
提速前的1993年,全国列车平均旅行速度仅有48.1公里/小时。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铁路运输已开始面对来自公路及民航的激烈竞争,铁路客流量不断下降,即使铁道部拥有国营垄断权并开始实行浮动票价,仍然面对客运亏损的局面。为适应运输市场变化,提升铁路客运的竞争力,增加铁路经济效益,铁道部开始了全国铁路大面积提速。;1994年12月,广深铁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旅客列车160㎞/h的准高速运行。从1997年4月1日起,我国三大铁路干线开始实施列车提速,经过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的连续大提速,全国铁路共进行了六次大规模提速。
第一次提速:1997年4月1日,京沪、京广、京哈三大铁路干线列车全面提速,最高速度140公里/小时。
第二次提速:1998年10月1日,京沪、京广、京哈三大铁路干线快速列车最高速度提到了140公里/小时,一般列车最高速度提到120公里/小时。
第三次提速:2000年10月21日实现了第三次大提速,这次提速的重点主要是陇海线、兰新线等连接西部地区的铁路干线;全国铁路实行计算机联网售票。;第四次提速:2001年10月21日,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从61.92公里,提到最高运行速度140公里、160公里,广州~深圳线路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使客车平均时速提高了25%,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的提速网络。
中国铁路现代化标准性工程——秦沈客运专线试验速度还创造了运行速度为321.5公里/小时的记录。
跨铁路局的夕发朝至列车达到118列,2300多公里的旅途可以在24小时内到达,其范围基本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第五次提速为2004年4月18日。这次大提速更给中国铁路带来许多重大变化:
1)全面提高了客货列车运行速度,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提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工建筑物安全检测课件: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评估.pptx
- 水工建筑物安全检测课件:震后水工建筑物.pptx
- 水工建筑物安全检测绪论.pptx
- 碳金融课件:发展碳金融的意义.pptx
- 碳金融课件: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pptx
- 碳金融课件:碳金融的起源.pptx
- 碳金融课件:碳金融概念及理论基础.pptx
- 碳金融课件:碳金融工具概述.pptx
- 碳金融课件:碳金融市场体系、运行机制与效应.pptx
- 碳金融课件:碳市场交易工具.pptx
- 施工管理软件:PlanGrid二次开发_(2).PlanGridAPI接口开发与集成.docx
- 交通工程软件:CORSYS二次开发_(9).CORSYSAPI使用教程.docx
- 结构分析软件:Robot二次开发_(8).二次开发高级技术:插件创建.docx
- 结构分析软件:STAAD.Pro二次开发_(14).二次开发安全与权限管理.docx
- 地质工程软件:Settle3二次开发_(15).二次开发进阶:API接口使用.docx
- 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二次开发all.docx
- 结构分析软件:STAAD.Pro二次开发_(9).二次开发案例分析:高层建筑结构分析.docx
- 施工管理软件:PlanGrid二次开发_(6).施工进度跟踪与报告定制.docx
- 交通工程软件:CORSYS二次开发_(13).数据库交互与高级查询.docx
- 施工管理软件:Fieldwire二次开发_(3).FieldwireAPI接口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