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

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诗歌史上,作为一个理想的诗歌时代,唐代以前大都向往于建安,唐代以后则转而醉

心于盛唐。盛唐气象乃是在建安风骨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而成为令人难忘的时代。

然则盛唐气象之继承了建安风骨,盖为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那么盛唐时代与建安时代到

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又有什么不同点呢?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

了解建安时代乃是一个解放的时代,那是从两汉的宫廷势力之下解放出来,从沉闷的礼教束缚

之下解族出来;于是文学也就有力地从贵族文学中解放出来,带着人民胜利的心情、民主要求

的信念;一种自由奔驰的浪漫的气质、富于展望的朗爽的形象,这就构成建安风骨的精神实质。

而唐代也正是从六朝门阀的势力下解放出来,从佛教的虚无倾向中解放出来,从软弱的偏安与

长期的分裂局面下解放出来,而表现为文学从华靡的倾向中解放出来,带着更为高涨的胜利心

情、更为成熟的民主信念、更为豪迈的浪漫气质、更为丰富的朗爽的歌声,出现在诗歌史上。

而初唐社会上残余的门阀势力与诗歌中残余的齐梁影响,到了盛唐就一扫而尽。这一种解放的

力量,也就是建安风骨真正的优良传统。而这样一种发展的力量与社会上的落后势力、保守势

力能没有抵触吗?它乃冲击为绚烂的浪花,反映为复杂的歌唱,而总的则统一为人民胜利的声

音,这也就是令人向往的“盛唐之音”。唐代的宏伟的力量,表现在经济上,表现在文化上;表

现在边防上,也就广泛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这世为量如果不是人民的力量,那么是谁的力

量呢?而解放了这些力量的如果不是人民自己那么灭是谁呢?这也就是蓬勃的盛唐气象的实质。

然而我们有些人却以为盛唐气象必然是歌功颂德,在这里似乎也就没有看见盛唐时代中人民的

力量,或者是以为盛唐时代中人民是没有力量的,那么要歌颂只能是歌颂统治力量了。关于盛

唐气象的许多争辩,问题就在这里。

建安是一个解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艰苦的时代。这艰苦由于这时代是出现在一个兵荒马

乱的废墟之上的,这艰苦又由于这时代还缺少一种保证这个解放的有效的经验,因为一切都似

乎是草创的。一种荒凉高亢的歌声,所谓“惊风飘白日”“高台多悲风”,就是建安风骨的基调。

而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是有了几百年来成熟了的封建社会

中民主斗争的方式,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一种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

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这就是盛唐气象与

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当然,为保证并发展这一解放的高潮,

就得不断地斗争,就不得不有能禁得起艰苦考验的风骨,建安风骨因此是具备在盛唐气象之中

的,也是盛唐气象的骨干。没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有这个骨干,盛唐气象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为什么陈子昂高倡风骨在诗歌史上具有那么重

大的意义,也就是李白之所以赞美“建安骨”的根据。然而盛唐气象又不止于这个“骨”,它还

有丰实的肌肉,而丰实的肌肉也就更为有力的说明了这个“骨”。如果建安风骨无妨以刘桢的《赠

从弟》一诗为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正是《诗品》所赞美的“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了。那么盛唐气象就是“阳春召我以烟

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的大地回春的歌声。它们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而盛唐气象却进一步显

示出这个本质在生活中起了更为丰富的作用。它潜移默化,无往而不存在,因此只能说是一片

气象,而非素朴的风骨所能尽了,它乃是建安风骨的更为丰富的展开。

盛唐气象正如建安风骨,又传统的是诗歌上的一个概念。它是反映盛唐时代的,但历来人

们并不把它直接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来理解,虽然它是反映着盛唐时代的精神面貌的。它

与人民的力量受到束缚压抑的时代的诗歌有着显然不同的基调。这后者正是所谓矛盾尖锐的时

代。这在长期封建社会中乃是民不聊生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反映在诗歌上其基调是黯淡的,

仿佛在灰沉沉的天气里,一切色调都失去了光彩。而盛唐气象正如建安风骨,其基调是朗爽的,

色调是鲜明的。这里,盛唐诗歌的色调则要比建安更为鲜明,其基调也更为爽朗。盛唐气象之

与建安风骨,其关系正是这样的。

(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