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22_T834-2014_林冠下造林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VIP

DB22_T834-2014_林冠下造林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40

DB22

B64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834—2014

代替DB22/T834-1995

林冠下造林技术规程

Afforestationtechnicalregulationsunderthecanopy

吉林省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83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替代DB22/T834-1995《国营林冠下造林技术》。本标准与DB22/T834-1995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如下:

—调整了冠下造林条件;

—调整了冠下造林树种及栽植株数;

—增加了载植点配置条款;

—删除了GB22/T834-19956章中有关直播造林部分;

—调整了穴状整地的要求;

—增加了苗木质量、苗木处理与施肥条款;

—调整了幼林抚育管护;

—调整了抚育间伐;

—删除了GB22/T834-19959章检查验收条款。

本标准由吉林省营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辉南县林业局、磐石县林业局、珲春市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林、王晓娜、章红、杨绍山、尹福良、周勇、刘慧娟、崔昌翰、张维胜

本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本标准为第一次修订。

I

DB22/T834—2014

林冠下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造林地条件、造林地选择、树种选择与栽植株数、栽植点配置、整地、苗木质量、苗

木处理与施肥、栽植、幼林抚育管护、抚育间伐。

本标准适用于林冠下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造林地选择

郁闭度在0.2~0.5,天然更新能力较差的低质低效林分。

4树种选择与栽植株数

4.1.1根据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目标选择造林树种。

冠下造林主要树种及适宜的立地条件

阴坡、半阴坡及各种坡向的疏林地。林

中空地稀疏,中等密度杨桦、柞林内,

带状改造的低产林,强度择伐的林分。

小区气候湿润的沟谷沿岸及山麓,薄层

腐殖土的择伐林地。

耐阴、耐寒、喜湿、浅根性。

耐阴、耐寒、浅根性。

海拔1000m以下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山

腹、缓坡。

1

DB22/T834—2014

表1冠下造林主要树种及适宜的立地条件(续)

气候冷湿、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

紫杉

耐阴、抗寒、浅根性。

林地。

尽量选择光照充足(林间空地、集材

水曲柳

幼时较耐庇荫,喜湿,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道、装车场)、水湿(不积水)、沟谷

河岸等低洼地带。

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沟谷、

核桃楸

黄波罗

蒙古栎

紫椴

喜光、耐寒、深根性。

河流的沿岸或山坡下腹。

喜光、稍耐阴、喜湿润深厚土壤,不耐干旱瘠薄土壤肥力高和排水良好的半阴半阳

及水湿地带,深根性。

坡位。

喜光、在侧方庇荫条件下,高生长迅速,深根性,在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向

耐干旱瘠薄,耐寒。

阳林地。

选择水分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

的林地。

稍耐阴、耐寒、深根性。

4.2

栽植株数

林冠下补植的株数根据已有林木的树种、株数、林龄、立地条件以及造林树种的特性确定。补植株

数每公顷不低于500株。

5栽植点配置

冠下造林应根据已有林木的分布格局进行栽植点配置。宜配置在林间空地、林木分布稀疏处,也可

进行植生组配置。

在造林前一年秋季进行,在有冻拔害的地区和土壤质地较好的湿润地区,可随整随造。

穴面不小于60㎝×60㎝,深度不小于20㎝。

在土壤瘠薄、上层林木稀疏、坡度在20°上的林分,可采用此方式整地。穴面不小于50㎝×50㎝,

深度不小于20㎝。

2

DB22/T834—2014

按照GB6000的规定执行。

7.2

苗木处理

7.2.1

7.2.2

7.2.3

阔叶树种栽植前将根系蘸上稀稠适当的泥浆。

越冬过程中容易失水的苗木,栽植前可用清水浸泡。

对于栽植后恢复期较长树种的苗木,可采用生根粉处理。

7.3施肥

7.3.1

原则

根据林种、树种和土壤营养条件,采取配方施肥,做到适时、适度、适量。

7.3.2

基肥

对珍贵树种、大径级材等林种培育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每穴施肥2kg。

7.3.3追肥

每2年采用环状沟施肥法施复合肥1次,每穴施肥50g~100g。

8

栽植

8.1植苗方法

8.1.1穴植

栽植穴应大于苗木根系。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

对土质较松、苗木较小,根系细窄的苗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DC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大学毕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