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3期(总第845期)科学咨询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徐红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153)
摘要:工匠精神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精神基石。如何从仅重视职业技能培养,转变为全面培
育建筑人才的职业精神与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与建筑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建筑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提
升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简述了“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内涵,从建筑行业发展、
学校育人工作、学生职业发展三个维度出发,阐述了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同时,本文
结合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情况、学校的重视程度及双师队伍的建设状况,分析了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
的困境,并围绕建设“工匠”校园文化、发挥教学阵地作用、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搭建竞赛与实践平台、把握日常
管理契机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中国制造强国的建设亟须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是刻苦钻研、专心致志的技术追求。例如,明代被称为
神以精益求精为核心,蕴含着创新、进取、协作、追求“蒯鲁班”的蒯祥,刻苦钻研木工建筑技艺,掌握了独
卓越的精神特质,是一种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不畏艰特的榫卯结构技术,承建了多个明朝皇室工程。其设计
难、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要求从业者做到一丝不苟、的榫卯骨架结构十分牢固且精准。
耐心专注、追求极致。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二)“工匠精神”的精神表征
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筑工作人员普遍树立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
追求极致、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理念,才能确保工程在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
品质,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建筑业曾采用粗放式、单一化的生产方式。一线生产技1.执着专注,不改产业报国的初心
术人员多来自农民群体,技能水平相对较低,职业素养恒心与毅力、专注与坚守,是现代大国工匠必备的
有待提升。在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亟须紧密关注品质,令人钦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发现第一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将职业素养与职业技棵雄性不育株开始,长期投身农业领域,以执着专注的
能培养相结合,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建筑基础知识精神,培育出了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去镉稻、海水稻与巨
和技术,又要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帮助其塑造工匠型人人稻;故宫文物修复师们在一幅幅画作上耗费数十年
格,从而大规模地培养和输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的心血,精心修复;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的
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吴大观从零起步,将自己的人生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
一、工匠精神概述紧紧相连,带领团队组建了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机
(一)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构,并领导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工作……
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工匠指的是掌握一门特一批批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
殊手工艺技能的人群。他们专门从事某一行业,体现了平凡的成就。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做事与做人、理想与
社会早期的分工现象,如铁匠、瓦匠等。我国古代科学现实、爱党与爱国的统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
技术发达,涌现出了众多能工巧匠。例如,木工行业的进性。
开创者鲁班、精通制造各种器物的墨子、制作指南车和2.精益求精,练就炉火纯青的技艺
地动仪的张衡等。此外,还有专门记载古代技艺的历史大国工匠们持之以恒地磨砺技术技能,对工艺的追
典籍,如《考工记》和《天工开物》,是工匠精神的源头求永无止境,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成就巅峰技艺。这成为
和重要载体。古代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了他们各自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合作学习视域下的高中体育篮球教学探讨.docx
- 高中音乐高效教学策略探究.docx
- 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docx
- 多元化教学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
- 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施策略.docx
- 浅谈如何发挥高中政治课堂的德育功能.docx
- 积极心理学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对策.docx
- 高中语文教学与思政融合的基本途径.docx
- 混合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x
-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究.docx
- 基于OBE理念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转型.pdf
- 基于“项目制”的农业硕士人才培养新路径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为例.pdf
-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高职旅游专业“三元递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
- 跨学科师资培养探究.pdf
- 基于双模式双主体两维度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以“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例.pdf
- 情绪劳动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pdf
- “运动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pdf
- 高校辅导员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与突破现实困境的策略探究.pdf
- 浅谈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政工作.pdf
- 基于Citespace的思政课程与土木工程的融合研究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