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VIP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程标准: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大明太祖高皇帝

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灭亡14、15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5C末16C初新航路开辟14-17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近代科学产生【时空坐标】1405-1433郑和七下西洋16世纪中戚继光抗倭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

目录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中央政府】【东南沿海】【内陆边疆】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寸板不许下海……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东夷西旅,北戎南越,都入地图中。

(一)明朝建立基础梳理相关史料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背景: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逐渐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一)明朝建立基础梳理相关史料明太祖朱元璋姓名:朱元璋学历:无文凭,自学成才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籍贯:安徽凤阳生卒:1328-1398职业:和尚——皇帝主要工作经历:1328年-1344年放牛1344年-1352年做和尚1352年-1368年造反1368年-1398年大明王朝皇帝2、建立政权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江苏南京),国号大明。3、完成统一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背景: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逐渐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补充:为了巩固新生的王朝,朱元璋将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明太祖死后,继位的建文帝实行削藩,遭到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燕王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登上皇位,是为明成祖。次年改北平为北京,开始着手迁都,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

明初沿袭元朝建制。中书省负责天下政务,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丞相后最甚。元末明初,日本处于南、北朝对峙时期,长期战争造成大量落魄无赖的武士阶层,他们经常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武装掠夺和骚扰。明朝建立之初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元朝残余势力威胁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沿海外患

目录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央政府】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二)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重点探讨相关史料明朝政治何变?1、废除宰相制度(1)原因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思考:朱元璋为何废相?废相之后就真的“稳当”了吗?(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明史·胡惟庸传》历史原因:吸取历代丞相专权的教训;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根本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有利于加强皇权,防止权臣专权;2.使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社会得以稳定。利弊1.造成皇权过于集中,皇帝独断,不利于科学决策;2.政务繁多,皇帝效率低下;3.容易出现宦官干政(明后期明显,皇权高中集中的衍生物,不利于统治)。

废宰相皇帝管六部明朝限宰相二府三司制宋朝众宰相三省六部制唐朝抑宰相中外朝制度汉朝设宰相三公九卿制秦朝独宰相中书省元朝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皇帝“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皇明祖训》

2.设内阁“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②明成祖设立内阁:文渊阁大学士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明神宗实录》载叶向高奏疏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地位:未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明成祖朱棣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③明宣祖: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名词解释票拟: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批红:内阁大臣“票拟”后,皇帝用红字做批示。批红高于票拟。④明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