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期总第期科学咨询学科教学
18(840)
“5+2”模式下小学生兴趣课程的建构
——以小学篮球课程为例
黄忠宏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随着国家“5+2”模式课后服务课程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开设丰富多样的课后课程,而课
后课程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兴趣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课程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内在驱
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活动来增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两种课程都旨在发展学生的兴趣,从
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然而如何构建学生感兴趣的课后课程,而且教师如何在课程当中充当好一名专职教师
的角色,学生在不同于学科课程当中去学习发展自身兴趣的课程,由此本文将以构建小学篮球的兴趣课程为视角
来阐述。
关键词:兴趣课程;“5+2”模式;课后服务;篮球
一、兴趣课程的内涵较高的行为动力,从而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某种特定的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能力或者知识概念的课程。这种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
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主要前提,同时有着一定的国家、社会、家庭等期望在
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著名心理知觉里面,能够促进自身或者是社会发展,而这种课程也对
学家吉布森曾经认为早期婴儿对于一些行为可以由知应地需要专门的教师和一定的教学能力,是一门以兴
[1]
觉或者吸引其注意习得或者产生。比如,育养师会对趣为主导的课程。
早期的婴儿喂哺之前会发出一些温柔的声响或者轻摇二、“5+2”模式的内涵与兴趣课程的融合
他们的身体等,又或者是父母通过一些毛绒的玩具在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婴儿的眼前晃飞等逗婴儿开心,使得婴儿们对于这种《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
[3]
外界刺激而做出下意识的高兴、开心等心情,从而伴随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聚焦
着张嘴等动作,使得父母们可以顺利喂食。三个视角:校内减负,校内课后服务,规范校外培训。
对于兴趣课程这一个概念,早期梁启超、朱光潜其中课后服务又在“双减”大环境下各地都相继出台了
等就认为在课程编制的原理中,兴趣应当作为能否成“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
[2]
为教育目标或者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虽然传统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
的教学以及课程的制定、教材的编制等都是以成人的衔接,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
视角或者是长期传承下来的学科知识为主导地位,但管服务。
是随着西方文艺复兴的兴趣,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学(一)理念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习的思潮逐渐传入东方,而挖掘学习者本身的兴趣的“5+2”模式的推出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减轻课业
教育思想也逐渐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负担,有效衔接学生放学与家长工作上下班接送时间
我国开始关注到中小学的学习发展和学业规划,之外,其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包
逐步从传统唯分数论的学习转变到培养人德智体美劳括音乐、艺术、体育等,发展学生的个体兴趣,促进学
全面发展的学习。根据兴趣与课程论可以综合出一个生的全面发展。兴趣课程也是旨在以学生的兴趣导向[4]
结论:兴趣课程是一门学生自身内在驱动与外界刺激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课
之间产生的一种联系,通过活动或者自身行为来维持程。不论是“5+2”模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