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血气胸的急救与护理905*查房目标1.掌握血气胸的定义及临床表现。2.掌握血气胸的急救处理方法。3.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与护理。4.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胸膜腔的定义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由紧贴于肺表面的胸膜脏层和紧贴于胸廓内壁的胸膜壁层所构成,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没有气体,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腔内为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有利于静脉血与淋巴液回流。*血、气胸定义气胸指胸腔内仅含气体,血胸指胸腔内血液积存,血气胸为二者并存。临床上,自发性血胸常合并自发性气胸。*急性血气胸是指胸部外伤后所造成的胸膜腔积血、积气。胸部外伤血气胸的发作等占70%以上,血气胸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发生于合并其他类型的胸部外伤时,如穿透或闭合的胸壁损伤,肋骨骨折,纵隔伤,胸腹联合伤,胸部异物以及挫伤窒息等。小量的血气胸可无明显症状。其中轻微者如单纯性小量闭合性气胸肺萎陷在20%~25%者,可观察待其自行吸收。大量出血或高压积气的严重血气胸是胸部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紧急处理。*血气胸-临床表现血胸的临床表现随出血量、出血速度、胸内器官创伤情况和伤员体质而差异。出血量多,超过1000ml,且出血速度快者,则呈现面色苍白、脉搏快而弱、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以及胸膜腔大量积血压迫肺和纵隔引致呼吸困难和缺氧等。小量血胸常无异常体征。大量血胸则可呈现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伤侧肋间隙饱满,叩诊呈实音。血、气胸病例则上胸部呈鼓音,下胸部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由于肺撕裂而引起的血胸伤员常有咯血。积留在肋膈窦的小量血胸,胸部x线检查可能不易被发现,或见到肋膈角消失。血胸量较多者,则显现伤侧胸部密度增大。在侧卧位胸片上显示比较清楚。大量血胸则显示大片浓密的积液阴影和纵隔移位征象。血、气胸病例则显示液平面。胸膜腔穿刺抽得血液则可确定诊断。*血气胸-病理改变胸膜腔积血,首先同侧肺受压而萎陷,大量血胸尚可将纵隔推向健侧,对侧肺也受萎陷。大量失血和纵隔、肺受压迫,可产生呼吸困难和循环功能紊乱,严重者呈现休克症状。血、气胸对肺和纵隔的压迫更加严重。血液积留在胸膜腔内,由于肺、膈肌和心脏不停断的运动起去除纤维蛋白的作用,一般能延迟血液凝固的时间,但有时出血后不久血液即凝固。肺和胸壁组织创伤范围广泛,以及伴有肝、脾和膈肌破裂的血胸,更常早期出现血凝固。未并发感染的血胸,血液凝固后,附在胸膜上的纤维素和血凝块逐渐机化,形成纤维组织,覆盖束缚肺和胸壁,限制胸壁活动幅度,压迫肺组织,损害气体交换功能,胸膜纤维组织板的厚度可达数毫米,这种情况称纤维胸。*急性血气胸的早期处理原则(1)急救处理:纠正休克、补血及呼吸功能障碍的纠正等。(2)手术治疗:胸部伤需要开胸手术者不多,危重病人而行急诊手术。(3)预防感染:清创、引流和抗生素的应用等。*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很快解除血气胸对肺及纵隔的压迫,改善呼吸、(1)很快解除血气胸对肺及纵隔的压迫,改善呼吸、*开胸手术处理的指征(1)胸腔活动性出血,血压下降。(2))张力性气胸与支气管断裂;引流瓶中持续大量溢气,肺仍不复张者。(3)大咳血不止。(4)有心脏大血管损伤者。(5)膈肌破裂、食管破裂等。(6)大的开放性胸壁伤的闭合修补。(7)血胸的早期清除,有大量血胸,但引流不畅,疑有胸内血凝块者。(8)抗休克效果不佳者应开胸处理。*急性血气胸早期行闭式引流的优点(1)很快解除血气胸对肺及纵隔的压迫,改善呼吸、循环功能。(2)能预防或减少脓胸及凝固性血胸的发生率。(3)通过引流观察血量多少可确定有无活动性出血和是否需要急诊开胸探查手术。*气胸紧急排气操作方法*气胸紧急排气操作方法1.患者仰卧位或患侧稍向前倾,双臂抱头。2.准备人工气胸器,检查通路及开关是否通畅、灵活、有无漏气。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或根据胸透确定测压抽气部位。紧急情况下,在叩诊最明显鼓音区穿刺。3.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气胸针沿穿刺部位肋骨上缘刺入皮肤并徐徐进针,同时观察测压表,针头进入胸腔内时可有“穿透感”,气胸针另一端连气胸器抽气孔,这时可见测压表内液面上下波动,此时再将气胸针推进3~5mm,观察抽气前胸内压力,旋转开关至“抽气”,先少量抽气200~300ml,若无不适反应,则继续抽气,并随时观察压力变化,停止抽气时应记录抽气后压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