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统编版|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与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目录

第部分壹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儒学的演变佛道的发展隋唐时期儒佛道的发展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儒学的演变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尊崇儒术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在统治者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接纳吸收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三教归儒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儒学复兴用儒家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到东汉末年魏晋时代,国内大乱,人们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当时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学,久已变成没有灵魂的空架。——傅乐成《中国通史》

1、儒学的演变〖问题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状况如何?材料: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却是精神上极度自由、解放,最富于智慧、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宗白华

①政治:从东汉后期到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外,其余时间基本上处于战乱中,政权更迭不断。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居,学习、交融;②经济: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北方经济相对凋敝。士族门阀的庄园经济发展;③社会生活:多数时候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乱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史观对现实失望,该如何救赎?该如何走下去?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学的演变(1)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衰微自西汉武帝以来就居正统地位的儒学地位受到挑战材料:儒学一直是敬鬼神而远之,不能成为一种宗教信仰。虽然多次修订礼乐典制,使祭奠天地祖先的制度得以规范化,以维系中华民族敬天法祖、忠孝仁爱的传统,但终不能和有统一教义教规,统一信仰的宗教相匹敌,所以佛道依然有广大的活动空间。——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2、佛道的发展道道教是关于生命的宗教,希望人活着就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佛佛教是心灵的宗教,关注灵魂的安顿和寄托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道教发展历程道教三清①魏晋南北朝: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道教的“八卦”和“五行”学说2、佛道的发展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从道家哲学思想体系中衍生出的宗教组织派别

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2)佛教发展历程2、佛道的发展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①东汉汉明帝刘庄于永平八年(公元65)遣使至西域求佛法,佛教开始在中国内地传播。②魏晋南北朝吸收儒、道思想,佛教盛行,渐趋本土化。③隋唐时期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唐朝武则天时期,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禅宗对后世影响很大。【易错提醒】隋唐“三教合归儒”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但是,并没有融合成一种思想流派。

材料:佛教的广泛传播,也给当时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统治者大修寺塔,施舍钱财,所耗的都是人民血汗。……寺院侵夺百姓大量土地、房产;百姓受骗,向寺院施舍,往往倾家荡产,大量人口被迫出家为僧尼。寺院地主又剥削下层僧尼和寺户,积累私产,再用高利贷盘剥人民。这些都使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根据材料,分析佛教兴盛的危害。佛教的危害: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2)佛教发展历程2、佛道的发展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3)反佛与灭佛2、佛道的发展①背景:佛教盛行,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②反佛:南朝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材料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现藏于青州博物馆的北魏“龙兴寺佛造像(残件)”,是当时灭佛运动的实证。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3)反佛与灭佛2、佛道的发展释义三武灭佛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