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导入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学习目标】1、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本课线索

第部分壹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主要形式:官学与私学表现——官学官学西周汉代西晋“学在官府”(根本原因:西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中央:设立太学(汉武帝)地方:设立郡国学中央:设立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琉璃牌坊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表现——私学私学春秋唐朝宋朝产生:孔子私人讲学发展:学塾、村学、蒙学、书院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繁荣:书院制度建立,推动了私学的发展。代表: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思考】宋朝书院兴起的原因?①宋明理学兴起并向基层渗透;②重文轻武,大兴科举的推动;③商品经济繁荣;④造纸术、印刷术发展。

材料: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和作用?特点:①起源早,发展时间长;②政府主导;③官学私学并存;④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⑤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作用:①为政府培养了人才,巩固了专制皇权;②有利于儒学的传承;③有利于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④促进科举考试的推行与科举制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学校教育①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②1912年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严复。③1916年,蔡元培任校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①1911年,创办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③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材料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研究院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

合作探究:结合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概况,分析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作用。①为近代化事业培养了优秀人才,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②推动了近代改革和民主革命的发展;③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④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

三、中国现代学校教育背景: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体系(新中国成立至60年代中期)举措:成就:受到破坏“文革”时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后)举措:成就: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培养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教育发展停滞、人才日益缺乏,影响经济发展①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③1995,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①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新征程,高校年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②各类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四、西方的学校教育起源:中世纪:近代:代表: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欧洲大学兴起——教会大学、向近代大学过渡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法国德国美国柏拉图学园: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西北郊办起了欧洲第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