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准
准备操作流程质量评定理论提问总分签名
一、心电监护术
目的: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观察起搏器功能,监测生命体征。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及分值
人员:着装整洁①,洗手②。
用物:心电监护仪(带血压袖带,血氧饱和度传感器)②、电极片数个②、砂片②、必要时备电插板和屏风②。
病人: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胸部皮肤情况,肢端循环状况①,向病人或家属告知相关事项②。
1、将心电监护仪连接电源②,开机检查性能完好②。
2、核对病人②,取平卧或半卧位,解开衣服,暴露病人胸部②,砂片擦拭相应部位皮肤②,注意保护病人隐私②。
3、连接电极与导联线,贴电极:RA(右侧上,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②,LA(左侧上,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②,两侧电极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并靠近肩部,避开大动脉及电除颤部位②,LL(左侧下,左锁骨中线第五、六肋间)②,遮盖病人胸部(注意保护病人隐私)②。
4、血压袖带绑于病人肘窝上两横指②扪及肱动脉搏动处
②松紧适度②。
5、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夹于病人手指或脚趾上。
6、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导联、振幅②,根据病情调节报警下线②,根据病人情况确定测定血压的频次②。
7、观察心率、心律、波形、起搏器功能,发现异常报告医师。
8、根据医嘱准确记录监护参数,发现异常情况随时记录。
9、使用期间,严密观察病情④,妥善保护导联线②,防脱落,保证监护的有效性,定期更换电极片及粘贴位置②。
10、遵医嘱停机,停用时先向病人说明②,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②。
11、取下电极、血压袖带、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等。
12、清洁皮肤①,协助病人穿衣、整理床单及用物处置②,洗手记录并签名②。
1、与病人有效沟通,关爱病人。
2、操作熟练,安置电极部位准确,监护有效。
3、用物齐备,处理规范。
姓名
标准分
3
8
3
4
8
10
6
2
6
8
6
8
4
4
5
3
4
3
5
100
-2-
心电监护术理论提问
1.心电监护的目的?
答: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观察起搏器功能;监测生命体征。
2.正确的三导联连接方法?
答:导联线与电极连接后,将电极分别放于以下位置:RA(右侧上,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LA(左侧上,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LL(左侧下,左锁骨下中线5.6肋间)。
3.监护仪报警时应当如何处理?
答:当某一报警发生时,应该首先检查病人的情况,并识别哪一个参数正在报警或哪一种报警正在发生,同时识别报警的原因。需要的话,报警静音。当报警状况解除后,检查报警是否消除。
4.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因素有哪些?
答:⑴连续长时间的监护同一部位;
⑵与袖套在同一手臂上;
⑶患者涂有指甲油;
⑷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当强光照射到血氧探头上时,可使光接受器偏离正常范围,造成测量不准确;
⑸末梢循环差: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都会导致被测部位动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出。
5.NIBP监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⑴选择合适的袖套及模式设置;
⑵标记φ处对准肱动脉;
⑶测量部位应与心脏(右心房)保持水平并外展45度;
⑷不能穿太厚的衣服,尤其是棉毛衣服;
⑸袖套应松紧适中;
⑹不要在有静脉输液或插导管肢体上安装袖带;
⑺测量过程手臂不能有挤压;
⑻病人正在移动、发抖或痉挛,测量将会不可靠甚至不可能;
⑼除非病情需要,不必频繁测量血压。频繁测量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⑽病人正处于严重休克或体温过低,测压将不可靠,因为流向外周的血流减少会导致动脉脉动的降低;
⑾心率低于40bpm(心搏/分)和高于240bpm(心搏/分)时不能进行测压;
⑿严重高血压:收缩压超过250mmHg,不能完全阻断血流,袖带可能持续冲气,量不出血压;
⒀严重低血压:收缩压小于50-60mmHg,自动测压需要一定的时间(2分钟),血压太低,无法显示瞬间的血压变化,可能反复充气。
-3-
准
准备操作流程质量评定理论提问总分签名
二、输液泵使用法
目的:准确控制给药速度,使药物速度均匀,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及分值
人员:着装整洁①,洗手①,戴口罩①
用物:输液泵①、基础消毒盘①、输液器①、配好的药液①、输液卡①、必要时备电源插座①。
病人:评估患者病情,心理反应②,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
方法及注意事项②。检查患者留置针及局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