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十章心理健康安全
目录content本章学习目标案例警示第二节大学生的不良心理表现第一节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第三节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第四节性心理健康
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认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3.了解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表现。4.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治。5.了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相关常识。
案例警示某大学女生疑因考研压力跳楼!2014年11月12日,沈阳师范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大多都在午休。突然,汇文楼后身传来一声闷响,一名女生从这座教学楼的6楼窗户坠下。随后,民警和急救车先后赶到,警方在现场拉起了警戒线。数名医护人员对女孩进行了临时抢救并将她抬进了救护车,救护车立即将女孩送往学校附近的沈阳七三九医院。坠楼的女孩是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女孩肋骨多发性骨折,肺部破损,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女孩的遗体被推出急诊室。女孩母亲从辽阳赶来。在家属的搀扶下,母亲摸了摸女孩从白布下露出的脚丫,不忍再多看女儿一眼。她一边跺脚一边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让我怎么活啊……”女孩母亲跟亲属介绍,女孩从小学至高中,考试从未出过班级前十名。“她就想上东师,以后当老师,结果高考那天她发烧了,没考上……”母亲哽咽了,她告诉亲属,这次女孩想报考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她也曾鼓励女儿,“报吧,考不上咱也不后悔。”“可能是报名信息没交上啊,还是怎么的,她就认为失败了?”母亲跟亲属推测,女孩考研有压力,再加上出去实习,“她心里可能有点儿想法。”
第一节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知识01
探究与思考案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你的心理健康吗?你认为应该如何做到心理健康?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安全教育工作?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二)心理健康是完成学习任务、全面发展的保证(三)心理健康是减少心理障碍的保证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不存在无生理活动的心理活动,也不存在无心理活动的生理活动。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反过来又能促进生理健康。有关研究表明,人体内有一种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力量,即良好的情绪的力量。如果善于调节情绪,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可以达到未雨绸缪、有病早除的效果。长寿学者胡里夫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和夭亡的是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大学生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生理上有病时,会情绪低落、焦躁不安、容易发怒,而当面临某种压力(如考试)紧张焦虑时则会食而无味,胃口大减,头痛,失眠。研究表明:情绪主宰健康。强烈或持久的不良情绪,如烦躁、忧愁、焦虑、多疑、愤懑、冷漠、恐惧、失望等,最终会导致生理疾病。安全教育常识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指出:“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而阿拉伯有谚语:“有了健康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安全教育常识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活跃、最有知识的人群,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在迅速地变化之中,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又面临着竞争、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的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承受的心理负荷也会相应增加,人们所感受到的矛盾和冲突也会增加,同时大学生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等不良应激性刺激也对大学生个体构成心理压力。如果个体不能做出适应性反应,就可能引起心理均衡失调,引起一系列负性情绪表现。如迷茫、烦躁、失望、忧虑、悲伤、恐惧、愤怒,以及失望等。这状况持续下去,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行为异常。安全教育常识
第二节大学生的不良心理表现02
探究与思考你是否正确理解不良心理与不良情绪?在出现不良情绪时你会怎么办?在出现不良心理时你会怎么办?你认为应该如何培养预防不良心理的出现?
(一)校园环境适应障碍(二)人际交往障碍(三)学习适应障碍(四)恋爱与性心理障碍(五)择业心理障碍一、心理障碍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后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对挫折承受能力不强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