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金融资源配置存在地区、群体和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由来已久,需要通过新方法逐步解决。互联网能加速普惠金融向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渗透,提高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信任度。文章介绍了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的概念和情况,分析了当前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了互联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建议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7-108-04
二、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概念和发展的情况
(一)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普惠金融实则由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以及金融科技、金融电子化共同组成。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将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组合在一起,将传统的金融服务移至线上。互联网普惠金融将主要市场定位为“小微”,这些金融服务的单笔金额低、交易笔数多。通过互联网中的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信息处理和数据通信技术将普惠金融的相关产业和服务系统进行线上构建,并结合普惠金融的特性,对传统的金融体制、组织系统、监管体系和产品等变革。互联网普惠金融实现了信用等级、金融服务数据的互享互通,有效降低服务门槛和交易成本,在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着促进作用,使金融服务覆盖广泛化、客户群体大众化、风险管理精准化以及交易成本低廉化。当然互联网普惠金融能运用众多互联网技术,构建符合普惠金融特点的金融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2]。
(二)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的情况
三、当前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普惠金融缺乏健全的政策监督体系
(二)极易引发新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尚未建立良好的互联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生态圈
(四)互联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四、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风险情况分析
(一)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认知层面的风险
在传统的金融服务中,从业人员均持有相关资格证书,能够引导客户的金融投资行为。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金融服务界限,参与金融服务的从业人员素质开始参差不齐。互联网普惠金融面对的最终用户,多为中小投资者、普通民众和偏远地区群众,这些人对于金融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对互联网普惠金融中的风险辨识意识和能力较弱,极易出现盲目的投资行为和从众的跟风行为。特别是一些互联网普惠金融平台的发展,逐渐脱离了原本创新发展的初衷,提供的科技服务较少,推出的互联网普惠金融产品较多。有些产品由于使用了较多的个人隐私信息,已触及到政策监管的红线。当前国家已逐步对企业和个人大数据的应用进行了规范,但是如何平衡大数据在互联网普惠金融中的应用与信息安全保护,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技术层面的风险
通常来说,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在技术上呈现出三大特点,即风控大数据化、服务线上化和业务海量化。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的各个环节均在线上完成,并且将供需双方的信息均以数据的方式进行存储和呈现,若系统在技术层面出现问题,如遇到黑客攻击、平台自身存在漏洞等情况,均可能影响金融服务时的安全。在某些大型互联网普惠金融平台上,一个员工需要在技术的支撑下,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这对于平台系统和网络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互联网普惠金融平台的风险控制均基于各项信息技术展开,运用技术完成平台各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并对各互联网普惠金融产品的运行风险进行控制。但是当前不少互联网普惠金融平台,为了节省运营的成本,实际并未在所有的产品定价和运营中使用各项信息技术,仅将技术当作炒作的噱头,导致技术层面的风险激增。另外,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并未与传统金融机构一样,开展存款准备金制度,这就使其能够有机会自建资金池,资金被挪用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在高频次的支付结算过程中,有可能给平台带来流动性危机,直接导致平台倒闭。
(三)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监管层面的风险
五、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建议策略
(一)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完善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体系
首先,需要强化政府在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体系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的制定,帮助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体系中的参与者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让其承担其社会责任。尤其要让互联网普惠金融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不断践行其社会责任,帮助各类传统金融服务中的弱势群体,获得其所需的高质量金融服务。其次,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建设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服务监督体系,完善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的创新发展规划,使其能够持久、健康和稳定的发展。从法律层面上,规范互联网普惠金融的营商环境以及服务行为,杜绝通过利用现有法律法规漏洞推出互联网普惠金融产品,切实从源头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再次,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运用政策措施支持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发展,优化和平衡金融资源配置,保证互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粗轧机AWC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和改进.pdf VIP
- 2025年中国银行社会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草原》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ppt VIP
- 市属投资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pdf VIP
- 2025中国银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叉车司机(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招聘82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大模型时代的具身智能.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