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基础过关训练3红烛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腊烛力挽狂澜暧昧灵魂
B.震撼融汇贯通喧嚣捣破
C.深奥死不瞑目气慨脂膏
D.凋敝哗众取宠辍学耕耘
答案:D
解析:A项,蜡烛。B项,融会贯通。C项,气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竹书《论语·知道》篇的出土,让在
汉魏时代就已失传的“《齐论》版”《论语》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之中。
B.5月8日,美国在退出伊朗核协议一周年的日子里,伊朗总统鲁哈尼
发表重要讲话,称若诉求得不到满足,将不再接受对铀浓缩丰度的限制。
C.闻一多诗学不但具有独特的现代性意义,而且富有深广的古典文化
意蕴,从文学到文化的跨越是闻一多作为一个现代诗人和学者的重要特
征。
D.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
浮萍、无魂的躯壳,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要为人民
书写、为人民抒情。
答案:C
解析:A项滥用介词,主语缺失。可以删去“随着”或“让”。B项
语序不当(中途易辙)。可以把“美国”调至“在”后面。D项“一面
与两面”不能对应。可以修改: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要
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或: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
决于是否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雪莱诗选》是我弟弟最喜欢的书籍,他一直舍不得借给别人,
请你务必按时奉还。
B.面对网友对某主播因紧张而导致口误的调侃,该主播在受访时
回应:主播出错纯属正常,大家不要苛责。
C.黄教授患上重感冒,不能与会,于是给主办方发短信说明情况:
偶染小恙,不能如约赴会,还望海涵。
D.两位女士逛商场,同时喜欢上店家仅剩一套的新款衣服,其中一
位说:“你穿上更漂亮,我还是割爱吧。”
答案:C
解析:A项“奉还”,敬辞,归还。运用不当。可改为中性词“归还”。B项不
得体。可以修改:主播出错纯属偶然,还望大家海涵。D项“割爱”,指不是出
自本意忍痛地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其对象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此处不得体。
[能力提升]
一、课内细读(13分)
阅读闻一多的《红烛》,完成5~7题。(13分)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①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
色?
②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③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
的方法。
④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
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⑤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⑦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⑧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
的因。
⑨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这几句诗以问代答,
表明诗人有一颗赤诚的心。一个“吐”字写出诗人的爱国情感和不吐不快
的神态。
B.②③两节诗用设问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
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诗人的觉悟,也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C.⑤至⑦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表明要牺牲自己,为
世人创造光明的美好意愿。
D.第④节诗人用对红烛的寄语勉励世人,迅速觉醒,冲破精神枷锁,走
向光明。
答案:D
解析:第④节表达诗人牺牲自己,创造光明的新世界的决心。
6.全诗可分几层?写出每层层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课时练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27 故都的秋.pdf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课时练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26 上图书馆.pdf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课时练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25 读书:目的和前提.pdf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课时练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24 拿来主义.pdf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课时练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23 反对党八股(节选).pdf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课时练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22 师 说.pdf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课时练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21 劝 学.pdf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课时练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20 声声慢(寻寻觅觅).pdf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课时练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19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pdf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课时练课件 基础过关训练18 念奴娇 赤壁怀古.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