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河流地貌(专题)
课标——定准位四层——考什么四翼——怎么考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选择性必修1)1.内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分析推测区域地质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说明区域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结合地貌景观和文字材料,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综合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变化规律。2.利用现实中的自然问题,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归纳人类活动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途径。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流水侵蚀知识回顾: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流水堆积
(1)流水侵蚀河谷一般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一、河流侵蚀地貌初期成熟期中期沟谷溯源侵蚀下蚀V形河谷沟谷加深和延长出现河曲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侧蚀侧蚀槽形河谷河谷的演变下蚀河床加深侧蚀河道展宽溯源侵蚀河流延长记选必①P33地势落差大地势落差减小地势落差小
【思维建模】1.总结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条件。【知识迁移】1.总结侵蚀地貌的形成条件。
溯源侵蚀与河流袭夺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根据材料推测形成河流袭夺的条件(3分钟)1.距离近2.岩石质地软3.溯源侵蚀强4.两河流的水位高差大
材料一约1.4亿年前,随着青藏高原隆起,长江中游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山脉形成,四川盆地凹陷,古长江(古川江)在其西侧流入四川盆地,在其东侧流入江汉盆地。距今300万年时,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长江流域西部进一步抬高,巫山两侧河流溯源侵蚀进一步加剧,东侧河流成功袭夺西侧河流,古长江东流而去,形成长江三峡雏形。第四纪,巫山山脉继续抬升,长江三峡峡谷(下图)最终形成。材料二??长江三峡区域图分析巫山东侧古长江袭夺西侧(古川江)的条件。(10分)(8分钟)巫山东侧古长江距离西侧(古川江)近(2分);巫山以石灰岩为主,抗侵蚀能力较弱(2分);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长江流域西部进一步抬高,使巫山西侧河流的水位高于东侧的水位(2分);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巫山海拔进一步升高,山脉东西两侧河流溯源侵蚀加剧(2分);且巫山东侧河流落差更大,下蚀、溯源侵蚀能力更强(2分),最终东侧河流切穿山脉,成功袭夺西侧古川江。1.距离近2.岩石质地软3.溯源侵蚀强4.两河流的水位高差大
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明显的水平层理构造是丹霞地貌的显著特征以红色砂砾岩为主要成分、以赤壁丹崖为典型特征并以地表水冲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景观。地表流水的冲蚀、磨蚀、垂直地表发育的构造节理是主要成因之一
特点流水溶蚀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的一种类型。我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为典型的流水溶蚀地貌,也称岩溶地貌。成因
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地表:石芽(石林);溶蚀盆地;落水洞;孤峰(峰林)地下: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河(湖)
2016年9月25日,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B
冲积扇——山麓(出山口)河漫滩——地势起伏和缓地区三角洲——入海口(入湖口)说出下列地貌名称和形成位置二、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沉积作用的规律。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磨圆作用:碎屑物质在被河流搬运的过程中,颗粒之间或颗粒与河床之间发生摩擦、碰撞,使得碎屑物质棱角消失,呈现球形。→分选性好→磨圆度高粗细
河流沉积的分析思路物质基础沙源空间基础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动力基础流速减缓河道弯曲、变宽地势变缓海水或者湖水的顶托作用分布山麓、宽谷、凸岸、湖口或河口等【思维建模】1.总结流水沉积地貌的形成条件。活动2:阅读选必①P35页内容,整理流水沉积地貌的思维导图。(3分钟)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
河流沉积的分析思路物质基础沙源动力基础流速减缓河道弯曲、变宽地势变缓海水或者湖水的顶托作用空间基础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分布山麓、宽谷、凸岸、湖口或河口等【思维建模】2.总结流水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①侵蚀(沙源)→②搬运(流速减缓)→③沉积判断沙源、流速减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1课时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2.3群落的演替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pptx
- 2.4.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第二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1).pptx
- 3.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第2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3.1生态系统的结构第1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pptx
- 3.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1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 3.2.1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一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3.2.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二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2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pptx
- 3.3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2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 3.3.2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第二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