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编
高职语文
(第四版)
主编:陈桂良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配套电子教案
33毛泽东诗词三首
第七单元人与文学
毛泽东
33毛泽东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了解诗词的格式内容,理解诗词抒发的情感。
2.了解毛泽东诗词的创作风格。
1.学习诗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学习体会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所创造的意境。
1.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情怀。
2.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美之情。
33毛泽东诗词三首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诗歌的艺术夸张和概括手法的运用。
2.感悟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所创造的豪放雄浑意境。
1.体会红军在艰难困苦面前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2.领略诗词的诗情画意,体会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目录
一、新课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创作背景
四、通读感知
五、课文赏析
六、教学探究
七、教学拓展
一、新课导入
一般的人都知道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其实他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诗词不仅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更充满着革命豪情,是他几十年革命实践的产物,是一部记录20世纪中国革命的诗史。譬如他当年写的《给彭德怀同志》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写出了当时的战斗形式,也反映了他对彭总的高度赞扬。尤其是末两句,真是豪情如海,英气冲天。
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
一、新课导入
毛主席无疑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但就写诗来说,则纯属“副业”。他无意成为什么大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是在马背上“哼”成的,或者是其丰富感情的自然流露,有的甚至不过是游戏之作,然而,他在诗词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在当代大诗人中是“独领风骚”、“首屈一指”的,即使是与整个中国历史上的所有诗词大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且罕有人能与之“比肩”的。
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
伟大的诗人毛泽东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湖南省韶山市)人。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他创作诗词的风格、情怀以及气势都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但他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有外国人说毛泽东,“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伟大的诗人毛泽东
二、作者简介
人们都说,毛泽东诗词具有一种前无古人的气魄。它的根源在哪里?在于他的世界观,他的思想感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是红军时代的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长征时期的毛泽东。“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是晚年的毛泽东。他朝思暮想的是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前途。这一切很自然地形诸笔墨,点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就形成了诗中前无古人的气魄。
伟大的诗人毛泽东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不但在表现重大题材的诗章中,甚至在写山川草木的诗章中,也体现出前无古人的气度。像《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诗中的梅花,既是大自然的骄子,也是美好品格的象征。这里,写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生志向,全新的荣誉观。当争名夺利之风甚嚣尘上的时候,读读这样的诗,是能够帮助人们净化灵魂的。
三、创作背景
(一)《七律·长征》
本诗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诗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诗人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创作背景
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充分地展示了毛泽东博大的胸襟和盖世的才华,进一步地征服了人心,使人们从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高考3500词汇表打印版 .pdf VIP
- 学校供餐服务质量保障承诺、违约责任承诺及保障措施(可编辑Word版).doc VIP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高职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人民大2024战略管理(第13版)英文版PPT(1)david_sm13_ppt_credits.ppt VIP
- 十二经脉ppt课件.pptx VIP
- 汇银林泰:2025高端医疗发展白皮书.pdf
- 马蹄肾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ppt VIP
- 2025年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