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讲正确使用词语
2023年高考题中对词语的考查,呈现“多面开花”的形式,且考查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对人称代词、固定词组、俗语、成语等知识点进行考查。这种变化释放出高考侧重考查词语积累和语境分析的信号,进一步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虽然这种变化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但是可以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词语的能力,体现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落实。
活动一正确理解和使用实词、虚词
年份
卷别
所考词语
提问方式
命题特点
2023
新课标Ⅱ卷
“谁”
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近年来,高考在实词、虚词方面的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16年至2021年,主要考查近义实词、虚词的选用,以实词为主,所选词语皆为生活、学习中常见常用的,难度不大。题型为客观题。第二阶段是从2022年及之后,主要考查多义词、新词语,仍以实词为主。客观题与主观题兼有,这是新的考查方向。
从近三年来看,高考对实词、虚词的考查不再单独设题,而是与其他考点放在一个语段中进行考查,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全国乙卷
“能”
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022
新高考Ⅰ卷
“你”(人称代词)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全国乙卷
“打笔仗”(新词语)
“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2020
全国Ⅱ卷
以及/乃至容易/易于尚且/仍然然而/虽然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019
全国Ⅰ卷
边缘化/私人化获得/焕发制约/约束放松身心/修身养性
全国Ⅲ卷
遐想/联想限制/制约亢奋不已/兴奋不已源源不断/不绝如缕
一、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一)多义词
多义词往往具有几个义项,但在具体语境中只能有一个义项被显现出来。如“要”是多义词,它的常见义项有:①希望得到;②希望保持;③请求;④将要;⑤应该;等等。例如:“我要这本书”,这里显现义项①;“这捆资料我还要呢”,显现义项②;“她要我替她写封信”,显现义项③;“马上要下雨了”,显现义项④;“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显现义项⑤。由此可见,多义词可以在不同语境中显现出不同的义项,语境能制约多义词的义项。
1.下列选项中的“打”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夜幕降临,军列已行至村口,再往前不远就是赵万忠家了,他的心“咚咚”跳起来。他记得打儿时起只要有火车经过,母亲就会抱起他飞奔出来指给他看……时光真好像是白驹过隙,十八年匆匆过去了。要不要给父母打个电话,“巧妙”地提醒他们出来一下?哪怕只是站在窗口?赵万忠随即否定了这个念头。
A.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可是打心眼里高兴。(王愿坚《党费》)
B.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鲁迅《祝福》)
D.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孙犁《荷花淀》)
A解析:文中“打”字是介词,意思是“自,从”,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A项,“打”字是介词,意思是“自,从”,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B项,“打”字为动词,“撞击、敲打”。C项,“打皱”是动词,“起皱纹”。D项,“打交道”的“打”是动词,表示发生与人交涉的行为。
2.(2023·全国乙卷改编)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
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B解析:“能”是现代汉语常用的助动词,基本的意义是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此外还表示善于做某事、情理上许可或环境上许可等意义。例句中“郭老头能吃饭”是指郭老头胃口好、食量大,“能”表示善于做某事。B项,“数他能说”中的“能”表示善于的意思,与原文句中加点的“能”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C项,“不能”中的“能”表示情理上的允准。D项,“只能”中的“能”表示环境上的许可。
(二)新词语
词汇是一个动态系统。同语音、语法比较起来,词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加直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会很快反映到词汇中。词语的“新”“旧”只能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总复习语文25 第二部分专题二任务四第4讲赏析语言艺术.docx
- 高考总复习语文25 第二部分专题二任务四第4讲赏析语言艺术.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25 第二部分专题二任务四第4讲赏析语言艺术.pptx
- 高考总复习语文26 第二部分专题二任务四第5讲赏析表现手法.docx
- 高考总复习语文26 第二部分专题二任务四第5讲赏析表现手法.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26 第二部分专题二任务四第5讲赏析表现手法.pptx
- 高考总复习语文27 第二部分专题二任务四第6讲探究标题、意蕴、意图.docx
- 高考总复习语文27 第二部分专题二任务四第6讲探究标题、意蕴、意图.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27 第二部分专题二任务四第6讲探究标题、意蕴、意图.pptx
- 高考总复习语文28 第三部分专题一任务一分析考情洞悉命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