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语文35 第三部分专题一任务四第1讲文言断句.pdfVIP

高考总复习语文35 第三部分专题一任务四第1讲文言断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任务四突破考点有效备考

第1讲文言断句

第1讲文言断句

教材回顾衔接高考

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学习任务”第三题:

下面这两段文字是《贞观政》中记载的唐太宗的言论。尝试为这两段文字断

句。

第1讲文言断句

答案: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

者十有余/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

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

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

前史/或有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

反手而待也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

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

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情则

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

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第1讲文言断句

知识梳理系统归纳

一、文言断句三原则

1.字句意思要通顺

如: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

句中的“其不屈正也”令人费解,中间应断开,即“其不屈,正也”,意

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第1讲文言断句教材回顾衔接高考知识梳理系统归纳技法总结思维建模典例示范学以致用课时质量评价

2.内容要符合情理

如: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

鉴》)

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表示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的“三路

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故此句的

标点应为:陈德、华高、费聚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第1讲文言断句教材回顾衔接高考知识梳理系统归纳技法总结思维建模典例示范学以致用课时质量评价

3.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

如: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作为礼以教,使以有礼,知自别于

禽兽。(《礼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是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当作双音词

或词组,致使该断句的地方没有断开。“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故此句的标点应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第1讲文言断句教材回顾衔接高考知识梳理系统归纳技法总结思维建模典例示范学以致用课时质量评价

如: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

其母之贵。(金埴《不下带编》卷三)

按以上标点,这一句把“卑贱”与“非第”并列连读,这是将“非第”理

解为“不是高贵的门第”;其实“非第”是两个副词连用,“非第”即“非但、

不仅”的意思,与下句“而愈”相呼应。因此,此句的标点应为:古今英才贵

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

第1讲文言断句教材回顾衔接高考知识梳理系统归纳技法总结思维建模典例示范学以致用课时质量评价

二、文言断句六标志

标志一名词和代词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

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

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

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

那么它们的前面就可能可以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们的后面也可能可以断

开。

第1讲文言断句教材回顾衔接高考知识梳理系统归纳技法总结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daofeik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606704600005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