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程导入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标要求】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学习目标】1.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2.课时目标(1)水平1—2学习目标:能够运用地图,概述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能够组织和运用史料,多角度解释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2)水平3—4学习目标:能够选择典型事例,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解释食物物种交流对日常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哪些事件推动了新旧世界的物种的联系?新航路开辟,发现美洲;世界市场的出现及扩展;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哥伦布大交换: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知识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7课人口迁移商品流动物种交流疾病传播√一、美洲物种的外传1、背景动植物大交换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2、外传概况(1)时间:(2)物种: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
传入欧洲传入中国①时间:明朝时传入中国②路径:从西亚-中亚-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东南沿海地区②种植:先在丘陵山地种植,后扩展到平原地区。清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一、美洲物种的外传2、外传概况(2)物种:①最初-②16世纪中叶-③17世纪-只是种植在庭院,供人们观赏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玉蜀黍重出西土,种者亦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玉蜀黍……田家园也多种之。——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宁河县志》五谷……收番麦则多矣。——嘉庆元年(1796年)《华亭县志》玉麦……则处处产之。——道光十二年(1832年)《兰州府志》特点:玉米由很少种植到遍布全国
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明]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①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②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一、美洲物种的外传2、外传概况(2)物种:①最初,只是②18世纪末,传回美洲传入欧洲传入中国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栽培经过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材料: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问题思考:玉米、甘薯在明代广泛种植的原因与影响。原因:①明朝人地矛盾突出,粮食产量需求高;②玉米、甘薯具有耐旱耐瘠特点,适应不同土壤的环境。③人民自发种植与政府重视推广,对气候环境较强的适应性。影响:①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产量提高,促进人口增长;②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商品经济发展;③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④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⑤人口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思考:新航路开辟后,亚欧非有哪些农作物和禽畜传入美洲?课本11页物种农作物①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②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等。③蔬菜类:黄瓜、豌豆等。④经济类:甘蔗、咖啡等。1.亚欧物种(农作物、禽畜)传入美洲禽畜欧洲移民还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途径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品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②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8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10讲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pptx
-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国家治理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 第4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课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