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DBZ 35-2011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平台规范.docx

SZDBZ 35-2011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平台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35.240.60B07

SZDB/Z

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SZDB/Z35—2011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平台规范

IntelligentPublicTransportationDispatchSystemPlatformSpecification

2011-03-09发布2011-04-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SZDB/Z35-2011

I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性能要求 2

6功能要求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平台功能架构图 18

附录B(规范性附录)基础信息定义 19

SZDB/Z35-2011

II

前言

本文件是深圳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系列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之一。本文件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和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智能交通中心、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敏、娄和儒、杨乐超、高瑞鑫、李延东、温波、叶思华、龚翔、徐忠于、朱各英、陈滨力、余枫、张昕、卢旭、戴建勋、张卿江、黄远峰、汪作新、吕勇、刘彬彬、郑扬、谢俊华、李国良。

SZDB/Z35-2011

III

引言

为促进深圳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建设,规范我市公交营运企业智能调度平台基本功能,保障智能交通调度平台与车载调度终端的信息对接及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参照DB44/T770—2010《重点监管车辆监控平台基本功能要求》,并结合深圳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实际需求确定。

SZDB/Z35-2011

1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平台规范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深圳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智能调度平台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性能要求、功能要求。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全市范围内各公交营运企业规划建设的智能调度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4/T578—2009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B44/T769—2010重点监管车辆监控平台数据接口规范DB44/T770—2010重点监管车辆监控平台基本功能要求SZDB/Z12—2008深圳市公交中途站设置规范

SZDB/Z30—2010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车载调度终端SZJG31—2010公共汽车通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SZDB/Z30—2010、SZJG31—2010、DB44/T578—2009、DB44/T769—2010及DB44/T770—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调度平台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Platform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中,由公交营运企业根据管理需求建立,主要用于实现车辆集中监控及智能调度的信息化平台。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

ID:身份标识号码(identity)POS:销售终端(PointOfSale)

VDT:车载调度终端(VehicleDispatchTerminal)

SZDB/Z35-2011

2

5性能要求

5.1平台容量

平台自身稳定运行时能支持同时在线的VDT数目应不小于10000台。5.2响应时间

平台与VDT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5s。

5.3实时转发频率

平台在接收到VDT上传数据的1s内,应将数据转发至行业管理服务平台。5.4平均无故障时间

平台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应不小于10000h。

5.5原始数据保存时间

平台接收的VDT原始音视频信息保存时间应不小于1年,其他原始数据的保存时间可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和企业营运管理的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