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同学们,唐代诗人杜牧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描绘扬州的繁华,而南宋词人姜夔却在《扬州慢》中写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同一座城市,为何在不同时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今天,我们将走进姜夔的《扬州慢》,在慢词的低回韵律中,感受战争创伤与家国之痛。新课导入
扬州慢作者:姜夔
了解姜夔生平、“慢词”体裁及《扬州慢》创作背景(靖康之变、扬州战乱),背诵并翻译全词,掌握“黍离之悲”“豆蔻”等典故含义。分析词中“昔盛今衰”对比、“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拟人、化用杜牧诗句等艺术技巧,体会“清空苍凉”的意境营造。通过扬州今昔对比,感受词人对战争创伤的悲痛感慨,理解“黍离之悲”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反思。学习目标
姜夔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一生布衣,漂泊江湖,与辛弃疾、吴文英并称“南宋三大词家”,是“清空派”代表人物。词风特点:清空雅正:意境清冷空灵,语言精炼含蓄,如“冷月无声”“波心荡”。自度曲:精通音律,自创词调(如《扬州慢》),词牌与内容紧密结合。代表作:《暗香》《疏影》《扬州慢》等,多写身世之叹与家国之思。((约1155—约1221)走近作者作者介绍
扬州扬州古称广陵、维扬,地处江淮要冲,自春秋建城便为南北枢纽。唐代达至鼎盛,因漕运发达成“扬一益二”的国际都市,杜牧笔下“春风十里”“二十四桥”即其繁华写照。然南宋时屡遭战火,1161年金兵南侵致扬州“杀人盈野”,姜夔1176年途经时,目睹“荠麦弥望”“废池乔木”的残状,借《扬州慢》抒“黍离之悲”。这座城市在诗词中承载双重意象:唐代是“烟花三月”的浪漫符号,宋代则成战乱创伤的缩影。二十四桥从杜牧诗中的风月胜地,经姜夔词的“冷月无声”重塑,化为历史沧桑的象征。扬州的兴衰史,亦折射出中国古代文人对盛世的眷恋与乱世的沉痛反思,其“淮左名都”的昔日荣光与“空城”的战后图景,共同构成《扬州慢》的时空纵深与情感底色。知识链接
扬州慢“扬州慢”中,“扬州”直指屡经战火的历史名城,既含唐代“扬一益二”的繁华记忆,又隐南宋“荠麦弥望”的战乱创伤;“慢”为慢词体裁,节奏舒缓,暗合词人漫步空城的沉郁心境。标题以地名勾连今昔对比,用“慢”统摄苍凉韵律,既为姜夔自创曲调的载体,更借扬州残破缩影,抒发对国家命运的“黍离之悲”,将个体伤怀升华为对战争与文明的深刻反思。解读题目
诵读诗词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慢词节奏舒缓,“渐”“纵”“念”等领字需稍作停顿,“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低沉语调传递沉痛。
初读感知通读词前小序,梳理其包含的信息:时间:淳熙丙申至日(1176年冬至) 奠定清冷、萧条的情感基调景象:荠麦弥望、寒水自碧、戍角悲吟 直观展现战乱后的荒芜情感:怆然感慨今昔 触发创作动机
——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黍离之悲”《黍离》源出《诗经》,哀悼周朝衰败。见废墟上黍稷生长,官员悲痛记录。后“黍离之悲”喻亡国之痛。以扬州为缩影,借今昔对比传递家国痛思。上片“春风十里”虚写唐代繁华,“荠麦青青”实绘南宋荒芜,“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以拟人手法,让无生命之物控诉战争创伤;下片“二十四桥”“冷月无声”用时空错位,凸显物是人非之慨,末句“桥边红药”以乐景写哀情,象征生机在战乱中无人问津。词人将个人怆然升华为对文明断裂的反思,暗合《诗经》“黍离”的亡国之叹。
对比手法:昔盛(虚写/用典):“春风十里”化用杜牧诗,暗指唐代扬州的繁华街市。“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借用杜牧典故,虚映昔日风月繁华。今衰(实写/白描):“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实景白描,直击战乱后的荒芜。“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以听觉(角声)+触觉(寒意)强化苍凉感。拟人手法:“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连无生命的“废池乔木”都厌恶战争,何况人乎?拟人化表达对战争的控诉。如何理解“黍离之悲”在词中的具体表现?
杜郎俊赏:杜牧才华横溢,曾多次游览扬州,写下赞美诗句。豆蔻词工:杜牧《赠别》有“豆蔻梢头二月初”,形容少女美丽。二十四桥:扬州著名桥梁,杜牧诗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红药:红色芍药花,象征生机却无人欣赏。像杜牧那样风流俊逸、善于赏景的人,如今若重来此地,定会为眼前景象震惊。即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登岳阳楼》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静女》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六国论》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登快阁》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归去来兮辞 并序》第二课时 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论语》十二章 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老子》四章 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2.1.1 倾斜角与斜率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2.1“逻辑”的多种含义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 3.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pptx
- 4.3.1等比数列的概念 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 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 5.1判断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6.2.4组合数 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