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和温带生态条件下粳稻品种产量潜力评价.pdf

亚热带和温带生态条件下粳稻品种产量潜力评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1):327-331

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sE-mail:editor@

亚热带和温带生态条件下粳稻品种产量潜力评价

1,22*2212*

李贵勇,袁平荣,杨从党,周能,李本逊,卢义宣

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摘要:对2001—2002年滇超2号、滇超4号、云粳436、云光8号、云光9号五个中国和Hwadong、Nongan、Jinmi、Sangju、

Singeumo五个韩国粳稻(Oryzasativa)品种为材料,在亚热带生态环境下的云南省宾川县和温带环境下的韩国水原进行试

验,结果表明: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实际产量和产量潜力分别比温带条件下高2.46t·hm-2和4.04t·hm-2,达极显著水平。亚热

带生态下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的主要原因是具有较多的颖花量,每平方米比温带生态条件下多19200朵,同时收获指数和

生物产量较高,两种生态条件下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构成因子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对产量的影

响顺序是: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质量,温带生态条件下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结实率>穗粒数>千粒质量>有效

穗。因而,在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增产的途径是在稳定穗粒数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有效穗而大力增加结实率;而温带生态条

件下应在稳定结实率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穗粒数而大力增加有效穗。

关键词:环境;粳稻品种;产量潜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S51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906(2009)01-0327-05

水稻的高产是品种、生态环境和栽培技术三者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滇超2号、滇超4号、

的完美结合的结果。在环境因素中,温度和太阳辐云粳436、云光8号、云光9号共计10个粳稻(Oryza

射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大[1]。水稻高产的获得通常sativa)品种。

是在具有最佳温度的高海拔地区和具有最佳太阳1.2试验方法

辐射量的低纬度地区[2]。袁平荣(2000)[1]、杨惠杰1.2.1田间设计和基本管理

(2002)[3]等对亚热带条件下的籼稻品种产量潜力进亚热带环境下的试验安排在中国云南省宾川

行研究,Ying(1998)[4]、杨从党(2004)[5]等研究过热县大营乡团山村(海拔1640m)进行,采用3次

带和亚热带条件下的籼稻品种产量潜力,王人民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小区面积30m2,共30

(1998)[6]、卢晶晶(2008)[7]等对一种生态气候类型下个小区,3月20日播种,采用旱育秧,5月5日移

粳稻的产量做出评价,目前关于亚热带和温带生态栽,株行距分别是10cm、16cm,基本苗4万丛。

条件下粳稻品种产量潜力的研究报道还非常少。云-2,比例为基肥、分蘖

施肥:纯氮(N)130kg·hm

南省宾川县大营乡团山村地处云南大理州的东部,肥、孕穗肥、穗肥分别为50%、20%、20%、10%;

-2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