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防毒工程》第一章绪论.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防毒工程

第一节几个案例

0345吨剧毒的甲基异氰酸酯(MIC)泄露02印度博帕尔市附近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011984年12月3日凌晨0点56分04甲基异氰酸酯(MIC)是生产氨基甲酸酯农药西维因的主要原料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

甲基异氰酸酯是无色、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相对分子质量为57。沸点为39.1oC。20℃时的蒸气压为46.4kPa(348mmHg)。蒸气密度比空气重1倍。MIC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有活性的氢基团起反应;能和水反应并产生大量热;它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放热的聚合反应。促进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如碱、金属氯化物及金属离子铁、铜、锌等甲基异氰酸酯的物理化学性质

贮罐进入大量的水和产品中氯仿含量过高01当局和工厂对MIC的毒害作用缺乏认识,发生重大的泄漏事故后,根本没有应急救援和疏散计划03管理混乱05厂址选择不当02工厂的防护检测设施差,雇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教育04对MIC急性中毒的抢救无知06事故原因

建厂前选址时应作危险性评价01装置应装配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计算机控制等设施02贮存量应以维持正常运转为限03健全安全管理规程,并严格执行04强化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05装置应有独立的安全处理系统06事故要做详细分析处理07应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08事故教训

重庆开县高桥镇附近正在施工的川东北气矿一矿井井喷事故2003年12月23日22时左右井喷事故波及28个村庄,最为严重的是高桥的小阳村、高旺村两个村失控的硫化氢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传播事发地方圆5公里内的群众被疏散到安全地带,形成了一个“无人区”,共撤离人员6.4万人。“井喷”事故死亡人数243人,门诊1.4万人,赔偿3300万元。重庆开县发生的“12·23”井喷事故

福建清禄鞋业有限公司古山厂的一名女工力雅英工作了1年零8个月出现乏力、头晕、胸闷、恶心等症状检查诊断为:白细胞严重减少,“疑似苯中毒”在中毒患病期间,公司拒绝承担医疗费用在数十次奔走求助于各个部门后,她的权益并没有得到保障,最后还被用人单位单方面除名打工者黑色噩梦

一鞋厂女工中毒后的遭遇

0504020301劳动合同中普遍存在未依法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待遇写明;故意拖欠、克扣职工工资;变相给职工加班加点,延长职工接触毒物的工作时间;使用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问题;劳动保护条件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等。福建省五大职业危害问题不容忽视

12003年,福建省仙游县发生贵州农民工60人患矽肺病,19人相继死亡的事件;22003年5月,泉州市鲤城区一名四川女工,她进厂工作还不到70天苯中毒死亡;3重庆来福建打工的范淑萍正己烷中毒,住院8个月,厂里每月只给350元生活费;4厦门一外资餐具企业的技术工人尘肺后住院治疗,自己垫付了很大部分医药费;5鞋厂没防护措施,经常加班,一位莆田女工工作几个月就正己烷中毒住院……

深圳市28名员工正乙烷中毒。中毒员工手脚酸软无力,四肢根本不听使唤,用筷子夹不住面条。01打工仔刘献平打工两个多月就死于职业中毒。02打工青年祝本俊打工三年则成为了“矽肺”的受害者。03深圳市共发生职业中毒百余宗,中毒人数百人,并有30人死亡

目前我国仅尘肺病人就累计达55万人,还有60多万可疑尘肺人员,新发尘肺病人目前仍以每年1.5万至2万例的速度增长。01全国每年报告各类急、慢性职业中毒数千人,死亡数百人;重大恶性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仅2001年,卫生部就接到职业中毒报告222起756例,死亡110例,其中同时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共有9起49人。02我国职业尘毒危害呈不断加重趋势

发生职业中毒的企业有28.91%的作业场所没有卫生防护措施;有47.69%的企业工人没有个人防护用品。在被诊断为职业病的509例患者中,18.6%的工人被解雇。

近年来我国职业中毒呈现四个特点:急性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苯中毒问题比较突出。新的职业中毒不断出现。中小企业和个体作坊的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

第二节工业防毒的法律体系框架

工业防毒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防毒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有关条例部门规章——卫生部发布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工业防毒规范、标准中国的工业防毒法律体系包括:

010203040506070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七条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了中国职业卫生的法治目的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