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三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三诊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三诊历史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出土文物是探索先民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如图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先民的()

A.玉雕工艺 B.社会分工

C.审美意识 D.图腾崇拜

【答案】C

【解析】山顶洞人装饰品(穿孔兽牙、贝壳等),非实用工具,用于佩戴装饰,体现对形体美、色彩美的追求,河姆渡“双鸟朝阳”牙雕,双鸟对称环绕太阳纹饰,线条流畅,构图平衡,反映对自然美的提炼与艺术化表达,红山文化玉龙,C形龙造型圆润抽象,玉质温润,兼具形式美感与象征意义,是早期玉雕艺术的典范,三者均以非实用性的艺术创作为核心,直接指向先民对美的感知与创造,C项正确;仅红山玉龙涉及玉雕,山顶洞装饰品为骨、贝材质,河姆渡牙雕为象牙雕刻,工艺类型不同,无法概括共性,排除A项;社会分工需以生产专门化(如手工业从农业分离)为前提,而山顶洞人处于原始群居阶段,尚未形成明确分工体系,排除B项;红山玉龙可能具图腾属性,但山顶洞装饰品无明确宗教符号,河姆渡牙雕的“双鸟朝阳”更倾向自然崇拜或天文观测,三者功能不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2.关于汉文帝“霸陵”的记载、传说与考古表

记载、传说与考古

说明

“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史记》)“因其山,不起坟。”(《汉书》)“昔汉家皆先造山陵……古者因山为坟,此诚便事。”(《唐会要》)

从汉至宋,相关文献没有指明霸陵具体位置;对“山川因其故”有“依托山脉作陵”和“以山为陵,建陵其内”两种理解

元代方志《类编长安志》认为,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40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

元代有人根据唐昭陵的形制认定霸陵位于凤凰嘴下,此说流传至今,影响甚大

21世纪初,多次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凤凰嘴进行考古探测,未在凤凰嘴山体内发现汉代陵墓遗存

后据出土文物等确认凤凰嘴2公里外的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据表可知()

A.两汉时期无人知晓霸陵内情 B.史迹和文献互参可校勘正误

C.方志谬误缘于元人主观臆测 D.现代科技锁定霸陵遗址位置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文献记载对霸陵位置等信息存在不同理解,元代观点虽流传广但经现代考古探测被证有误,出土文物又确认江村大墓为霸陵,这体现史迹和文献相互参照能够校正错误,B项正确;西汉时人必然知晓霸陵,且文献也有相关记载,并非无人知晓霸陵内情,排除A项;元代方志错误是因类比唐昭陵形制而非完全主观臆测,排除C项;现代科技虽辅助排除凤凰嘴,但最终确认霸陵依赖出土文物而非仅技术手段,排除D项。故选B项。

3.宋代水磨坊分布广泛,规模空前扩大,以水磨为主题的绘画创作达到高峰。这些画作多以严谨写实的笔法描绘磨坊的主体建筑结构,对于水轮机械的转动关系也表现得非常清晰。这一绘画现象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古代科技的成熟

C.艺术风格的创新 D.理性精神的映照

【答案】D

【解析】宋代水磨坊绘画严谨写实,精确呈现磨坊建筑和水轮机械转动关系,反映出创作对客观事物精准描绘,背后是理性精神的映照,将科学认知融入艺术创作,体现对精密观察与准确表达的追求,D项正确;水磨坊分布广泛虽可能与商品经济相关,但绘画主题聚焦技术细节而非商业活动,排除A项;水磨技术汉代已有,宋代绘画侧重机械结构的写实呈现,不能证明科技整体成熟,排除B项;材料未将宋代绘画与前期风格对比,严谨写实未必属于创新,且核心是理性分析而非艺术突破,排除C项。故选D项。

4.明清时期平民出身的进士统计数据表(部分)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科举制度完善 B.文化教育普及

C.社会流动趋缓 D.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C

【解析】材料显示明清时期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平民进士人数及占比均显著下降,这种趋势表明平民通过科举实现阶层上升的渠道逐渐收窄,反映出社会阶层固化、流动速度减缓的现象,C项正确;科举制度完善通常体现在考试规则、内容等方面,排除A项;文化教育普及应提升平民晋升机会,但数据却反向而行,证明教育资源可能集中在上层,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与明清平民进士比例变化无直接关联,且江苏、福建等南方地区比例降幅最大,无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