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

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版《中国历史》教案

周次:第4周班级:教师:

教学内容

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时

1课时(第4周第1课时)

知识目标

知道两汉兴衰的基本过程,了解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和光武中兴的基本内容和历史作用。了解两汉对西域管理的历史作用与意义。

能力目标

理解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过程、大致线路及其划时代意义,形成对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和兴盛的总体概念。

素养目标

形成对两汉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兴盛的总体概念,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方法评价汉武帝、张骞等历史人物。

教学

重点

西汉的强盛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开通

教学

方法

史料分析法、引导法、讨论法、视频教学法等

【复习旧课】以提问方式复习秦的统一、巩固、灭亡有关知识。

【导入新课】

以视频“楚汉之争”导入,初步认识西汉的建立

【讲授新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可结合视频《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习)

学生观看视频或结合初中所学历史知识,谈对西汉的认识。

西汉建立基本知识(时间、建立者、国号、定都等)

西汉初期发展状况

文景之治

西汉的强盛

教师简介西汉郡国制的来历和弊端、七国之乱的原因与结果。

以表格形式分析汉武帝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领域

措施

效果

政治上

推恩令,刺史制度、察举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中央对郡县的控制,选拔了杰出人才

思想上

尊崇儒术,兴办太学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经济上

重农抑商,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统一铸币

消除了诸侯割据的经济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军事上

进攻匈奴,收服西南夷和百越

中央集权巩固,疆域辽阔

点评:汉武帝在位54年,对内兴作,多有创建,对外征伐,开疆拓土,造就了西汉的全盛时期,巩固了大一统的格局。

东汉的兴衰

认识西汉衰落、王莽改制及其失败和东汉建立的过程。

认识东汉的兴(光武中兴)

认识东汉的衰(黄巾起义)

丝绸之路与两汉对西域的管辖

认识丝绸之路

观看视频“丝绸之路”认识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时间、路线、重点人物等知识。

重点理解“凿空”。(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理解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认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结合当今“一带一路”策略,深刻理解丝绸之路的自古至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两汉对西域的管辖

【小结新课】

本课学习了两汉的兴衰基本过程,了解了文景之治、汉武帝大统一和光武中兴的基本内容和历史作用,理解了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还了解了两汉对西域管辖的情况。

布置

作业

1.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P23思考点)

2.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P27思考点)

1.要用唯物史观来看待历史变化,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用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学法教法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文档评论(0)

2698s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