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VIP

第19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案)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版《中国历史》教案

周次:班级:教师:

教学内容

第19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课时

2课时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五四运动是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的革命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能力目标

经过讨论分析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素养目标

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意识到要发扬五四运动精神。明确读书求知是为了报效国家,以天下为已任,是爱国青年的职责,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教学

重点

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历史意义、中共的成立;

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学

方法

1.讲授法。教材、多媒体设备

2.讨论法。通过广泛讨论,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解析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导入新课】

历史回眸:我们经历了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由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性质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动荡不安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一个理想的中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模样?究竟谁才能够拯救中国的困境?

【讲授新课】

第一目:五四运动——新开端

视频:《觉醒年代五四运动混剪》

预习:全方位、无死角阅读P120-121,完成下列知识结构图(五四运动的导火索、爆发、扩大、结果、意义),5分钟时间完成。

1.导火索: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作为战胜国方在会上提出得到要求:①取消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②撤出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及巡警;③收回山东主权和取消“二十一条”。被英、法、美操纵的会议拒绝了这些要求,还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爆发

(1)时间:1919年5月4日

(2)地点:北京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

外争主权——反帝性质,内初国贼——反封建性质。

(4)主力——学生

3.扩大

(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2)主力:工人阶级

4.结果——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③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5.意义/影响:

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②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上内容是梳理课本知识,接下来就五四运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强调。

a.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材料:在那一代青年人周围,是令人感到窒息、令人满怀悲愤的黑暗环境:国内是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独裁的黑暗统治;国际上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失败。对有志气的爱国青年说来,剩下的只能是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拼搏。于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失败。

国内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根本原因)

b.五四运动的性质

材料: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总结: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理解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

材料: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其心可悯,其情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军阀吴佩孚致电大总统徐世昌

结论:说明五四运动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是一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爱国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通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更好理解五四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启示:1、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

d.体会五四精神

奋发团结、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爱国精神。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新基础

(1)思想基础

1.马克思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发生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使迷茫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也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一

文档评论(0)

2698s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