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版《兽药生产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

2025年版《兽药生产行业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Page1页,共NUMPAGESPages6页

兽药生产企业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在兽药生产生产全流程的安全管理,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有效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政府规章等,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部门、车间、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

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报告内容

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员工未佩戴防毒面具、防化服、护目镜等个体防护用品进入有毒有害作业区域(如原料合成车间、高致敏性药品生产区)。

2.未经审批擅自进入发酵罐、溶剂储罐、无菌洁净区等有限空间作业,未执行通风、毒害气体检测和监护措施。

3.操作人员违反工艺规程超温超压运行反应釜,或擅自调整灭菌设备参数导致设备失控。

4.管理人员强令无资质人员操作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防爆叉车)或进行高危工艺操作。

5.擅自拆卸设备安全联锁装置、防爆电气元件或挪用防爆区消防设施。

6.交接班未传递危险化学品泄漏、设备异常报警、洁净环境破坏等关键安全信息。

7.酒后上岗或连续作业超时未休息,导致误操作引发化学反应失控。

8.新员工未经危险化学品操作、无菌规范、应急处置培训合格即独立上岗。

9.隐瞒有毒气体报警、防爆系统失效等隐患,未按规定上报和处理。

10.在易燃易爆区域(如溶剂库、乙醇提取车间)违规动火、吸烟或使用非防爆工具。

11.未执行“双人双锁”制度擅自取用剧毒化学品或菌毒种。

12.无菌操作中违反更衣消毒程序,未按规定进行手部消毒或更衣流程。

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1.易燃易爆场所(如溶剂储罐区)未设置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或防爆电气设备选型不符合GB50058标准。

2.压力容器(反应釜、灭菌柜)安全阀、爆破片超期未校验或失效,压力表无检定标签。

3.防爆区域使用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如照明灯具、电机),电缆穿管未密封。

4.消防设施配置不足(如甲类车间未设泡沫灭火系统),灭火器压力不足或消防水泵无法启动。

5.设备传动部位(如搅拌机、离心机)防护罩缺失,急停按钮失效或安全联锁被旁路。

6.应急洗眼器、喷淋装置水压不足或覆盖半径不符合要求(>15米)。

7.防爆通风系统故障导致有机溶剂挥发气体积聚(浓度>10%LEL)。

8.无菌洁净区高效过滤器破损未更换,压差监测装置失效。

9.危险化学品储罐未设置围堰或泄漏收集系统,防腐蚀层大面积脱落。

10.防爆配电柜接地装置锈蚀断裂,静电消除设施失效。

11.特种设备(液氮储罐、制冷机组)超期未检或安全附件缺失。

12.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工艺参数超限联锁停机功能。

13.生物安全实验室设备老化、损坏,无法保证生物安全操作等。

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1.生产场所未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GMP认证擅自投产。

2.作业区布局混乱,防爆区与非防爆区未有效隔离,安全间距不足(如储罐间距<2米)。

3.未在剧毒化学品操作区、防爆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应急疏散图。

4.未对重大危险源(如环氧乙烷灭菌装置)建档监控,未制定泄漏爆炸专项预案。

5.动火作业未清除30米内易燃物,未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应<5%LEL)。

6.洁净区与一般生产区压差倒置,导致交叉污染风险。

7.通风系统故障导致有毒气体(如氯气、硫化氢)浓度超标未处理。

8.夜间作业照度不足(精密操作区<300勒克斯),应急通道堆放物料。

9.未制定极端天气(雷电、暴雨)应急预案,危化品仓库未防潮防水。

10.厂区毗邻居民区不足100米,未设置有毒气体扩散预警系统。

11.实验室通风橱风速<0.5m/s,高毒物质操作未在负压隔离器中进行。

12.防爆区地面静电积聚未消除,未使用导静电型地坪材料等。

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1.未建立涵盖研发、生产、仓储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管理制度未覆盖高致敏性药品生产、菌毒种管理等特殊风险管控要求。

3.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未执行,员工不熟悉危化品MSDS及应急处置卡内容。

4.未制定剧毒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S安全教育交流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本人从事安全工作多年,已持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有着丰富的化工及工贸安全管理经验,能提供指导或编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检维修等资料,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0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