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安全应用技术抗结剂食/品/添/加/剂/安/全/应/用/技/术
目录CONTENTS定义特点分类常用的抗结剂
34巴西棕榈蜡、丙二醇、二氧化硅、硅酸钙、滑石粉、聚甘油脂肪酸酯、可溶性大豆多糖、磷酸及其盐类、柠檬酸铁铵、碳酸镁、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硬脂酸钙、硬脂酸钾、硬脂酸镁、酒石酸铁、纤维素等我国允许使用的抗结剂GB2760—2024
PART01定义
定义抗结剂是用于防止颗粒或粉末类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抗结剂具有微细多孔的孔隙结构,能吸附引起结块的水分或液体油脂,水分或油脂进入孔隙后,被牢固地吸附于空隙的壁面,从而使颗粒或粉末食品的表面保持干爽、无油腻,达到防止食品结块的目的。
PART02特点
34特点颗粒细(2~9цm),表面积大(310~675m2/g),比容高(80~465kg/m3)。010203呈微小多孔,具有极高的吸附能力,易吸附水分和其他物质。比较蓬松、产品流动性好。
PART03分类
34分类抗结剂品种很多,GB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允许使用的抗结剂有,巴西棕榈蜡、丙二醇、二氧化硅、硅酸钙、滑石粉、聚甘油脂肪酸酯、可溶性大豆多糖、磷酸及其盐类、柠檬酸铁铵、碳酸镁、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硬脂酸钙、硬脂酸钾、硬脂酸镁、酒石酸铁、纤维素等。
PART04常用的抗结剂
(一)亚铁氰化钾(钠)(CNS号:02.001,02.008,INS号:536,535)浅黄色单斜体结晶或粉末,无臭,略有咸味,相对密度1.85。常温下稳定,加热至70℃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完全失去结晶水而变为具有吸湿性的白色粉末。高温下发生分解,放出氮气,生成氰化钾和碳化铁。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乙酸甲酯和液氨。其水溶液遇光分解为氢氧化铁,与过量Fe3+反应,生成普鲁士蓝颜料。亚铁氰化钾具有抗结性能,可用于防止细粉、结晶性食品板结。食盐久置易发生板结成块,为防止板结可加入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亚铁氧化钾作为食盐的抗结剂,能使食盐的正六面体结晶转变为星状结晶,而不易发生结块。GB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亚铁氰化钾(钠)为抗结剂,应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g/kg):为盐及代盐制品0.01(以亚铁氰根计)。性状应用常用的抗结剂
(三)二氧化硅(CNS号:02.004,INS号:551)纯二氧化硅无色,无臭无味,相对密度2.2~2.6,熔点1710℃。常温下为固体,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但溶于氢氟酸及热浓磷酸,能和熔融碱类起作用。二氧化硅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使食品表面保持干爽而起到抗结作用。GB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二氧化硅为抗结剂,应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g/kg):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0.5;原粮1.2;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品(仅限1~10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10.0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调制产品(01.03.01乳粉和奶油粉除外)、其他乳制品(如乳清粉、酪蛋白粉等)(仅限奶片)、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仅限植脂末)、其他豆制品(仅限豆腐花粉、大豆蛋白粉和调配大豆蛋白粉)、可可制品(包括以可可为主要原料的脂、粉、浆、酱、馅等)、脱水蛋制品(如蛋白粉、蛋黄粉、蛋白片)、其他甜味料(仅限糖粉)、固体饮料15.0;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盐及代盐制品、香辛料类和固体复合调味料20.0。性状应用
感谢观看——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