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儿童经验_激发想象创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唤醒儿童经验?激发想象创造

【摘要】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目标之一。儿童的想象、创造往往建立在其经验的基础上,但同时,这些经验又是生涩、碎片化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先唤醒、丰富与重新架构学生的已有经验,化“传授”为“生成”,方能使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真實体会的能力,同时生发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儿童本真的美术作品。

【关键词】唤醒重构生成儿童经验想象创造

儿童的天性使得他们乐于探索周围事物,但因缺少方法引导,其积累的经验难以形成系统知识,因此在创作时,经验也多处在“沉睡”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先唤醒、丰富与重构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真实体会的能力,使其创作出富有儿童本真的美术作品。

那么,如何唤醒、怎样重构学生的经验呢?为探究这一问题,笔者以苏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怪兽奇想》这一课为例进行尝试与探究。

一、课前调研

为充分发掘学生关于怪兽的已有经验,更好地设计教学,笔者做了一份课前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怪兽的初始印象、认知途径及最原始的想象;调研对象为本校三年级中随机抽取的若干学生,仅从中挑选兴趣差异较大的两个女生和一个男生的回答进行展示。

(1)说到怪兽,你们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说一个你最喜欢的怪兽形象。

生1:我先想到了满嘴利牙、身形巨大的怪物,有许多又长又细的触手。我最喜欢的怪兽形象是奥特曼中的哈乃次郎。

生2:说到怪兽我首先想到的是哥斯拉。我没有喜欢的怪兽。

生3:我首先想到的是守护爱莎的雪怪。我还喜欢《大鱼海棠》中的三手,因为它特别胖,很可爱。

【思考】学生关于怪兽的已有经验多来自影视作品。

(2)你们相信有怪兽存在吗?为什么?如果存在,你们觉得它们是怎么产生的?

生1:相信,因为在地球上曾出现过恐龙,说不定在某个人类不知道的神秘星球上就住着许多怪兽呢!如果怪兽存在,我觉得它们是由微生物变异后进化而来的。

生2:我不相信怪兽的存在,都只是传说。

生3:我相信,在宇宙的另一个星球上,可能会有怪兽。怪兽有可能是从蛋里蹦出来的,也有可能是一些星球碰撞在一起时冒出来的。

【思考】对于怪兽的存在与产生,学生都抱有较为理性的看法:或不相信世界上有怪兽,或是从比较科学的视角推测怪兽的产生。

(3)如果让你们创造一个怪兽,你们会赋予它怎样的性格与能力?这么设计的理由是什么?

生1:我会给它设计一个圆圆的身体、短小的四肢(任意伸缩)、大大的眼睛(放射光线,能操控人)。因为外表可爱,能让人放松警戒,趁目标不备时将敌人打败。

生2:我会给它设计狗头虎身、三只眼(看得远)、九条袋鼠尾巴(强有力,攻击力强)、十条猎豹腿(猎豹跑得快),脾气较暴躁。

生3:它有3个头,30只眼睛,脚像蜗牛。它能看见远处的东西,如果在地球上,它能当一名哨兵。

【思考】学生对怪兽的设计,映射着内心的诉求与想法。

【调研小结】三年级学生的想象并非天马行空,他们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想象较为理智,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而对于怪兽的设计,他们期望怪兽能做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事,对于怪兽外形的设定也反映出学生的性格。在此基础上,笔者开始顺应学情,着手教学设计。

二、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熟悉而神秘的朋友(出示图片,并提问它是谁)。

生(异口同声):九尾狐。

师:你们在哪里见过它?

生:九尾狐传说……

师:老师这儿有一段介绍,一起看一下。(视频欣赏)

师:九尾狐的形象最初来源于一部古书——《山海经》(屏幕出示书籍图片)。《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奇书,里面还记载了许多极具神秘感的奇异怪兽。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开启怪兽奇想。(揭示《怪兽奇想》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带入情境——从最熟悉的“九尾狐”形象入手,学生快速产生兴趣,并自然进入《山海经》情境。情境模拟了“怪兽横行”的体验与感觉,为学生欣赏、想象、创作“怪兽”创设了清晰而广阔的空间。

教学片段2:

(师生欣赏山海经怪兽视频)

师:视频中出现了很多形象,你记住了几个?说一说。

生:应龙、开明兽、毕方、饕餮……

师:为什么它们都被称为怪兽呢?

生:它们外形奇特、能力高强……

师:是呀,怪兽们都有奇特的面貌,还拥有非凡的能力。你们相信世界上有怪兽吗?如果有,它是怎么诞生的呢?

(生自由回答,而后小组讨论)

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

(师借用图片,介绍怪兽形象的由来与演变)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学生脑海中的已有经验丰富了起来,在明确了“怪兽”特点的基础上,大胆推测怪兽是否存在并思考怪兽如何产生,学生之间充分讨论交流,无形中再次调动已有经验,降低了后续创作怪兽形象的难度。师生追溯“怪兽”形象的由来与演变,符合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有助于学生感知“怪兽”意象深层的文化底蕴。

教学片段3:

(播放怪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