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古诗《咏省壁画鹤》赏析.pdf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古诗《咏省壁画鹤》赏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古诗《咏省壁画鹤》赏析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古诗阅读材料选取两首咏鹤诗,鹤非真鹤,皆为壁画中鹤。

其中第一首为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咏省壁画鹤》。原诗如下:

咏省壁画鹤【唐】宋之问

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骞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清代《御选唐诗》收录此诗,题下注为“秘书省”,并引唐计有功《唐诗纪事》:“余令

善画,唐秘书省内落星石,薛稷画鹤,贺知章草书,余令凤,相传为四绝。”白居易诗

《韦七自太子宾客再除秘书监以长句贺而饯之(韦往年尝与予同为秘监)》亦有“落星

石上苍苔古,画鹤厅前白露寒,老监姓名应在壁,相思试为拂尘看”之句。

不过,唐代称“省”的中央官署,除秘书省之外,尚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殿中

省、内侍省。薛稷为当时著名画家,其画迹流布甚广。杜甫有《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

保画鹤》(薛稷曾任太子少保),可见一斑。秘书省画鹤虽称绝妙,但不代表其他“省”

没有薛稷的画鹤。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则天朝,薛稷亦善画,今尚书省考功员外

郎厅有稷画鹤,宋之问为赞。”又,钱起有《画鹤篇》,并标明“省中作”,尾联云“主人

顾盼千金重,谁肯裴回五里飞”,与宋诗“骞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颇有相似之处。钱

起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亦曾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则根据钱诗,二省孰是,仍难

判断。但史载宋之问并无秘书省任职经历,而曾任吏部考功员外郎。吏部为尚书省六

部之一,且古代“尚书省”又称“粉省”,典出东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尚书郎奏事明

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东汉刘熙《释名·释首饰》:“胡粉,胡者,糊也,和脂以糊面

也。”胡粉,又称为铅白或铅粉,本为古人敷面以求美白之用,以之涂壁,堪称奢侈,

可见尚书省建筑之豪华,地位之特殊。从开篇“粉壁”二字来看,诗题中“省”更可能指

尚书省。

另外,唐代秘书省为典籍管理与文书档案机构,尚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执行机构,若

论权柄,秘书省自不可与尚书省同日而语。结合末句“恩波”二字,从皇恩浩荡的角度

而言,“省”作“尚书省”理解,也似乎更符合语境。

“省”与“恩波”,正是解读“画鹤”的关键。

“鹤”在传统文化中富有多层象征吉祥的意蕴,也是建筑壁画的重要题材。延续至今,

“松鹤延年”等依然是室内装饰的常见图案。“粉壁图仙鹤”点题,照应“省壁画鹤”,唯多

一“仙”字。神话传说中,“鹤”与仙人存在不解之缘。《相鹤经》云:“盖羽族之宗长,仙

人之骐骥也。”盖因鹤之长寿契合道家追求超脱生死的观念。《淮南子》:“鹤寿千岁,

以极其游。”道家认为,人要像鹤一样长寿,秘诀在于修炼真气,以期羽化成仙。

故诗歌第二句,“真气”乃承接“仙”而言。道家所谓真气,即构成人类生命活动的核心

能量。真气充盈,则能青春永驻,长生不死。仙鹤“真气多”,乃有“昂藏”之姿。昂藏,

高立的样子,鹤脚细长,故云。如《晋书嵇绍传》云:“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

然如野鹤之在鸡群。”这个典故衍生出成语“鹤立鸡群”,喻指一个人超群出众。

《新唐书宋之问传》:

之问伟仪貌,雄于辩。……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

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

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

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可见宋之问才貌兼备,则此诗前两句写“鹤”,应当也是诗人自况。

一句“起”,二句“承”,三句则为“转”。画中之鹤,前两句均作“静”物描写,“骞飞”则化

“静”为“动”,似乎画中之鹤要化为活物,栩栩如生。此既表现画家技艺之高超,又为

诗意之转折。飞翔是鸟之本能,而鹤又是鸟中之善飞者,自当一飞冲天。故刘禹锡诗

《秋词》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世说新语》还记载了一则故事:

支道林好鹤,时有遗其双鹤者,铩其翮,鹤舒翼懊惋。道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可

为人耳目玩乎?”养令翮成,即放飞去。支道林“好鹤”而“放鹤”,是尊重“鹤”之天性,

还其自由。宋之问诗中的“画鹤”,亦有自由之向往,乃又“骞飞”之举。

“竟不去”者,又是一转。:“仙”“昂藏”“真气”写尽画鹤之不同凡俗,为“骞飞”蓄足气势,

然而欲飞又止、欲去还留,中间着一“竟”字,几分意外?几分惋惜?还有几分,未曾

明言,自然是为末句留下余地。

至末句,“恩波”再次回扣题目中“省”(“省”为“恩波”最重之处所),并揭示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