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评一体化课时备课模板
课题
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
课时
1
所在教材与单元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诗歌以浩荡离愁白日斜的视觉意象开篇,吟鞭东指即天涯的天涯既指地理距离,更喻人生境遇的转折。重点解析落红的隐喻系统:既是辞官离京的生命隐喻,又是化作春泥的奉献象征。可设计意象解码活动,让学生拆解落红-春泥-花的生态循环链条,体会龚自珍哀而不伤的语言张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诗歌呈现现实困境-精神超越的辩证思维结构。需引导学生从离愁的个人情感,到更护花的生命觉醒,理解诗人突破个体局限的思维跃迁。难点在于把握化作的动态过程,可结合龚自珍变法思想,开展改革者的自我牺牲主题辩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审美鉴赏与创造】
通过白日斜的苍凉色调与落红的明艳色彩对比,构建出悲壮美的审美意境。建议组织诗画重构活动,让学生用现代艺术手法表现落红护花的意象,体会传统诗歌以景结情的美学特质。重点分析更字的递进作用,感受情感从低沉到昂扬的升华过程。
【文化传承与理解】
重点解析晚清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结合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的革新精神,理解诗歌中的家国情怀。难点在于将个人际遇升华为时代精神,可联系魏源《海国图志》的启蒙思想,对比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盛唐气象,建立文化认知坐标系。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突破建议: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展示清代京城送别场景,结合《龚自珍全集》开展深度阅读;设计生命价值坐标轴思维工具,标注诗句对应的精神境界;通过假如我是龚自珍书信写作活动,实现从文本理解到文化认同的转化。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新课教学
一、课程导入与背景介绍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在正式进入诗歌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经历过离别?离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有的同学可能会说,离别是伤感的;有的同学可能会说,离别是期待重逢的。那么,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又是如何表达他的离别之情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感受龚自珍的内心世界。
作者与背景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龚自珍。龚自珍是清代的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变革的时期,目睹了清朝的种种弊病,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他的诗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情感表达。
接下来,我们再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己亥年,也就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思绪万千,就写下了315首七言绝句,这组诗就叫《己亥杂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首是其中的第五首,是他辞官离京时所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样的情境下,诗人会有怎样复杂的心情呢?
二、诗歌朗读与初步感知
诗歌朗读:
现在,我们先来一起朗读这首诗。请大家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几遍)
初步感知:
通过朗读,大家对这首诗有了初步的感知。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大家结合课本,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这首诗主要写了龚自珍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情感。前两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离愁别绪和失落感;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依然关心国家和社会,愿意像落花一样,即使自己离开了官场,也要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诗歌解析与深入理解
前两句解析:
我们先来看前两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荡”形容愁绪的无边无际,诗人离开京城,心中满是离愁,这离愁就像江水一样浩浩荡荡。这里的“白日斜”既指时间已晚,夕阳西下,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东指”就是向东,诗人要回到东边的家乡。“即天涯”表示从此就远离京城,如同到了天涯海角一般。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那种失落和对未来的迷茫。
后两句解析:
接下来,我们看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就是落花,这里的落花并不是无情的,它飘落之后,会化作春天的泥土,来滋养新的花朵。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落花,实际上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诗人虽然辞官,但他依然关心国家和社会,愿意像落花一样,即使自己离开了官场,也要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艺术手法分析: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前两句借白日西斜、天涯路远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后两句则借助落花这一事物,表达了自己虽脱离官场却依然心系国家的志向。这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
四、诗歌情感与哲理探讨
情感探讨:
通过前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卖油翁》(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14《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15《青春之光》(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16《有为有不为》(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17-1《陋室铭》(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17-2《爱莲说》(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18《井冈翠竹》(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19《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20-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20-2《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22《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23《“蛟龙”探海》(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24《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25《活板》(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 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21《己亥杂诗(其五)》学习任务单-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05《黄河颂》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最近下载
- 汽修公司汽车修理汽车保养突发环境应急预案.docx VIP
-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全国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训练题库及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12题).docx VIP
- 2025年(完整)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词汇表 .pdf VIP
- 天翼云认证解决方案架构师考试题及答案(新版).doc VIP
- 港迪HF659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V100(G20200812).pdf VIP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0页.doc VIP
- 《农业政策热点培训》课件.ppt VIP
- 申凌门机NSFC01-01A控制器操作手册.pdf
- 从大食物观角度出发的中国饲料粮供给安全问题探讨.docx VIP
文档评论(0)